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院学生读者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大学生信息需求的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加强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培养和信息理论知识、计算机理论知识及网络知识教育来强化高校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并提高大学生信息利用行为能力。
关键词:学生读者 信息需求 信息利用行为
一、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我院学生读者为对象,调查内容分为:信息需求的内容、目的及心理,信息利用行为、信息获取等能力。调查以发放问卷为主,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但要求填写学校、年级、专业、性别等项。共计650份调查问卷,回收638份,全为有效答卷。调查范围包括中文、外语、食品化学、心理咨询、旅游、地理、行管、政法、计算机、数学、行管等专业。
1、信息需求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你有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的意识”的提问,回答有信息意识的占了64.6%,有点信息意识的占了30.7%,二者累积百分比达到了95.3%,可见在信息社会时代,我院学生读者普遍具有了信息意识,回答没有信息意识的所占百分比仅有4.7%。
对于“你是否认为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会使你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的提问,回答“否”的占30%,回答“不完全”是的占44.9%。产生依赖心理的占了人次163,百分比25.1%,基本上占了四分之一,可见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呈越来越大的趋势。
对于我院学生读者信息满足程度的发问,认为能满足大约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占77.6%,满意度虽然比较高,但离完全实现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认为只能满足一半以下和不能满足的占了22.4%。
对于网站信息利用的满意度调查,回答满意的仅占12.2%,而回答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却非常大,可见大学生对网站信息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这牵扯到网站信息良荞不齐,权威性、可信性小,信息垃圾较多,导致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等问题。
对于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认为满意的人数只占40.1%,回答“一般”的占了45%,这里所指的“一般’,是指在满意度上持中立态度的,回答“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了14.8%,数据显示大部分我院学生读者对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不满意。
2、信息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信息观念是指人们关于信息的看法,对待信息的态度,对信息本质的特征、价值的认识等。信息观念的核心是信息价值观教育,目的是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有偿”等基本的信息价值观。
对于信息消费意识偏向的提问,偏向有偿消费的仅占8.6%,而赞成无偿消费的占了53.3%;另有38.1%偏向部分有偿,部分无偿的消费模式,这可看出处于当今经济和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的大环境下,学生对有偿服务的理解和接受己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了。
3、信息需求内容、目的的调查与分析
从调查中可看出,我院学生读者上网主要目的:一是获取学习资料,占了25.5%,排在第一位;二是获取各种免费资源(如免费邮箱、个人主页空间等),占了21.3%,排在第二位;三是对外通讯、联络,排在第三名,占了16.1%;四是休闲娱乐、追求时尚;五是新闻信息;六是情感需要、交友;还有其他上网目的占了少许的比例。
通过上述对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如下特点
(1)信息意识相对增强。在信息社会时代,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了信息意识,对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所需信息增强了敏感性和主动性,但对周围信息环境和信息资源的了解还有欠缺。
(2)求新,希望获取最新的信息。不论是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现状,还是自己感兴趣信息,他们都要求掌握最新的情况,了解最前沿的信息。
(3)求快,要求能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印刷型信息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要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快速地查找到所需信息。
(4)对信息要求更加系统和广泛。不再局限于专业学习,他们还急需与自身相关的和感兴趣的信息,如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就业、自学考试、旅游等信息。
(5)对信息需求类型不再局限于单一文字型,而是要求有图像、声音,既包含很大信息量,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信息。
(6)信息需求意识市场化。在网络时代,信息产品成为需要的非物质性社会资源己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信息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只有在市场中才能生存和发展,适应了市场的需要,需求就会增加,经济效益就好。在当今市场经济成熟化和市场机制完善化的情况下,我院学生读者的信息产品需求意识更加市场化,更能认同有偿信息产品和服务。
二、信息利用行为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主要从信息源、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查询的方式、信息获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1、信息源
大学生认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源是互联网,占了近一半的比例,网络资源的新、快等特点已经在学生心中抢占了优势;其次是纸质文献(如图书、报刊、杂志等);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信息源分别是人际接触和广播电视。
2、信息获取渠道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第一课堂外,第二个很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地方就是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了。大学生平均每周利用图书馆1-3次达到62.5%,但也有29.2%平均每周去图书馆不到一次。可见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15小时以上的占29.3%;上网时间达到8-15小时的占26.8%;可见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还是挺长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3-5小时的占28.3%,5-8小时的占15.6%,这一小半人,可能由于专业、学科、或者经济原因没上网条件,上网的时间偏少些。
3、信息查询的方式
我院学生读者最常采用的信息查询方式是搜索引擎,占51.1%;其次就是进入本校的图书馆网站查询,占14.6%;使用网站的分类目录查询占12.3%,去学校图书馆查询的占8.0%,去公共图书馆查询的占5.8%;另外选择“其他”查询方式的占4.5%,发EMAIL或电话咨询的占3.7%。
4、信息获取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读者最常用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网站”。其它通过“直接访问已知的网站”的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占27.5%;“通过网站的相关连接”获取网络信息的占10.2%;“随意浏览网站网页”获取网络信息的占7.3%,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的占1.8%。
三、提高我院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
根据对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状况的调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素质教育经验,提出以下提高我院学生信息素质的相应对策:
1、加强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培养
通过信息观念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信息的社会功能及信息资源,了解信息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真正从思想上树立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培养,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能够从大量的、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一切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迅速地被自己有创建性地利用。我院要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使校园网深入到学生的教室和宿舍,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有条件利用校园网来获取信息资源和发布自己的有关信息。教学主管部门也要真正把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来加强大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素质是今后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学院图书馆要利用图书馆网站和其它宣传媒体对书目数据库、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导航等网络资源进行宣传和培训。
2、加强信息理论知识教育
加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理论知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文献检索课主要是运用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交流的原理来指导学生进行情报信息的搜集、处理与利用通过传授和应用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理论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并通过检索实践改变学生与图书馆、情报信息的分离状态,使学生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步骤在信息社会特有的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应重视信息检索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以获取、处理、利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学基本知识教育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他们不断汲取知识、自我学习和开启信息资源宝库的能力。
3、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网络知识教育
全球的信息环境逐步呈现出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信息实体虚拟化等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是对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我院要结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际,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应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开展新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结合计算机和网络信息课的教学,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意识。
4、加强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培养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
(1)信息获取能力
首先要提高网络信息检索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手检和机检的常规方法,并逐步熟练应用。信息检索教育主要培养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检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我国目前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目前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中所采用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增强情报意识并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信息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步骤,能独自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学院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一些便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服务措施,如在新生入学后可以开展一些“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查找期刊论文”、“怎样使用电子图书馆”等专题讲座,开辟信息角,及时在网上发布一些新的信息,并印发电子文献数据库目录和一些便于查询信息的资料,使广大的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有所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能力。
其次要善于从各种现报刊与人际交往中获取网络信息。
(2)信息评价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资源众多,信息内容庞杂,必须帮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评价能力。一是提高网络信息鉴别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二是掌握评价信息、选择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会使用有关的辅助性信息评价、鉴选工具。会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体系来选择网上信息资源,三是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要掌握多信道比较原则。即不从单一信道得到信息,而是多信道获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到完整而真实的网络信息。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信任单一的网络信息来源,就是因为没法比较,也就不可能判定网络信息是否真实。遵守多信道比较原则,需要养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切忌浮燥和粗心。
(3)信息组织处理能力
首先是信息交流的能力。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传播渠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主要是因特网传播交流信息的能力,比如发送一、电子公告栏、文件传输上传、下载、网络电话、网络会议、网上聊天、远程登录等等。
其次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是在对掌握的信息作深层次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中摄取自己所需的特定信息,进而产生新信息的能力。主要内容是面向信息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以上能力培养内容的综合,提高网络信息拓展能力。对我院学生来说重点培养如下能力:(1)发现能力。即善于从最平常的网络信息中发现问题,从不同的网络信息中发现共同的联系。(2)想象能力。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不仅赋予艺术作品以生命的活力,而且给科学思维带来智慧的闪光。发明创造离开了想象寸步难行。
再次是利用信息能力。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应具有较强的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不同类型的信息为自己所需要,并能依据掌握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使用这些信息。对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专业研究、科研活动、学位论文写作等的信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怀诗.李平稳信息素质及提高途径[J].图书与情报,2004.1
[2]杜道群.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79-81
[3]刘毓华.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1):98-99
关键词:学生读者 信息需求 信息利用行为
一、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我院学生读者为对象,调查内容分为:信息需求的内容、目的及心理,信息利用行为、信息获取等能力。调查以发放问卷为主,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但要求填写学校、年级、专业、性别等项。共计650份调查问卷,回收638份,全为有效答卷。调查范围包括中文、外语、食品化学、心理咨询、旅游、地理、行管、政法、计算机、数学、行管等专业。
1、信息需求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你有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的意识”的提问,回答有信息意识的占了64.6%,有点信息意识的占了30.7%,二者累积百分比达到了95.3%,可见在信息社会时代,我院学生读者普遍具有了信息意识,回答没有信息意识的所占百分比仅有4.7%。
对于“你是否认为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会使你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的提问,回答“否”的占30%,回答“不完全”是的占44.9%。产生依赖心理的占了人次163,百分比25.1%,基本上占了四分之一,可见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呈越来越大的趋势。
对于我院学生读者信息满足程度的发问,认为能满足大约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占77.6%,满意度虽然比较高,但离完全实现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认为只能满足一半以下和不能满足的占了22.4%。
对于网站信息利用的满意度调查,回答满意的仅占12.2%,而回答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却非常大,可见大学生对网站信息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这牵扯到网站信息良荞不齐,权威性、可信性小,信息垃圾较多,导致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等问题。
对于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认为满意的人数只占40.1%,回答“一般”的占了45%,这里所指的“一般’,是指在满意度上持中立态度的,回答“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了14.8%,数据显示大部分我院学生读者对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不满意。
2、信息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信息观念是指人们关于信息的看法,对待信息的态度,对信息本质的特征、价值的认识等。信息观念的核心是信息价值观教育,目的是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有偿”等基本的信息价值观。
对于信息消费意识偏向的提问,偏向有偿消费的仅占8.6%,而赞成无偿消费的占了53.3%;另有38.1%偏向部分有偿,部分无偿的消费模式,这可看出处于当今经济和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的大环境下,学生对有偿服务的理解和接受己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了。
3、信息需求内容、目的的调查与分析
从调查中可看出,我院学生读者上网主要目的:一是获取学习资料,占了25.5%,排在第一位;二是获取各种免费资源(如免费邮箱、个人主页空间等),占了21.3%,排在第二位;三是对外通讯、联络,排在第三名,占了16.1%;四是休闲娱乐、追求时尚;五是新闻信息;六是情感需要、交友;还有其他上网目的占了少许的比例。
通过上述对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如下特点
(1)信息意识相对增强。在信息社会时代,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了信息意识,对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所需信息增强了敏感性和主动性,但对周围信息环境和信息资源的了解还有欠缺。
(2)求新,希望获取最新的信息。不论是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现状,还是自己感兴趣信息,他们都要求掌握最新的情况,了解最前沿的信息。
(3)求快,要求能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印刷型信息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要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快速地查找到所需信息。
(4)对信息要求更加系统和广泛。不再局限于专业学习,他们还急需与自身相关的和感兴趣的信息,如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就业、自学考试、旅游等信息。
(5)对信息需求类型不再局限于单一文字型,而是要求有图像、声音,既包含很大信息量,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信息。
(6)信息需求意识市场化。在网络时代,信息产品成为需要的非物质性社会资源己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信息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只有在市场中才能生存和发展,适应了市场的需要,需求就会增加,经济效益就好。在当今市场经济成熟化和市场机制完善化的情况下,我院学生读者的信息产品需求意识更加市场化,更能认同有偿信息产品和服务。
二、信息利用行为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主要从信息源、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查询的方式、信息获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1、信息源
大学生认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源是互联网,占了近一半的比例,网络资源的新、快等特点已经在学生心中抢占了优势;其次是纸质文献(如图书、报刊、杂志等);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信息源分别是人际接触和广播电视。
2、信息获取渠道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第一课堂外,第二个很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地方就是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了。大学生平均每周利用图书馆1-3次达到62.5%,但也有29.2%平均每周去图书馆不到一次。可见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15小时以上的占29.3%;上网时间达到8-15小时的占26.8%;可见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还是挺长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3-5小时的占28.3%,5-8小时的占15.6%,这一小半人,可能由于专业、学科、或者经济原因没上网条件,上网的时间偏少些。
3、信息查询的方式
我院学生读者最常采用的信息查询方式是搜索引擎,占51.1%;其次就是进入本校的图书馆网站查询,占14.6%;使用网站的分类目录查询占12.3%,去学校图书馆查询的占8.0%,去公共图书馆查询的占5.8%;另外选择“其他”查询方式的占4.5%,发EMAIL或电话咨询的占3.7%。
4、信息获取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读者最常用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网站”。其它通过“直接访问已知的网站”的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占27.5%;“通过网站的相关连接”获取网络信息的占10.2%;“随意浏览网站网页”获取网络信息的占7.3%,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的占1.8%。
三、提高我院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
根据对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状况的调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素质教育经验,提出以下提高我院学生信息素质的相应对策:
1、加强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培养
通过信息观念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信息的社会功能及信息资源,了解信息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真正从思想上树立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培养,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能够从大量的、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一切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迅速地被自己有创建性地利用。我院要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使校园网深入到学生的教室和宿舍,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有条件利用校园网来获取信息资源和发布自己的有关信息。教学主管部门也要真正把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来加强大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素质是今后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学院图书馆要利用图书馆网站和其它宣传媒体对书目数据库、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导航等网络资源进行宣传和培训。
2、加强信息理论知识教育
加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理论知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文献检索课主要是运用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交流的原理来指导学生进行情报信息的搜集、处理与利用通过传授和应用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理论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并通过检索实践改变学生与图书馆、情报信息的分离状态,使学生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步骤在信息社会特有的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应重视信息检索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以获取、处理、利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学基本知识教育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他们不断汲取知识、自我学习和开启信息资源宝库的能力。
3、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网络知识教育
全球的信息环境逐步呈现出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信息实体虚拟化等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是对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我院要结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际,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应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开展新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校园网的信息资源,结合计算机和网络信息课的教学,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意识。
4、加强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培养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
(1)信息获取能力
首先要提高网络信息检索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手检和机检的常规方法,并逐步熟练应用。信息检索教育主要培养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检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我国目前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目前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中所采用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增强情报意识并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信息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步骤,能独自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学院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一些便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服务措施,如在新生入学后可以开展一些“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查找期刊论文”、“怎样使用电子图书馆”等专题讲座,开辟信息角,及时在网上发布一些新的信息,并印发电子文献数据库目录和一些便于查询信息的资料,使广大的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有所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能力。
其次要善于从各种现报刊与人际交往中获取网络信息。
(2)信息评价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资源众多,信息内容庞杂,必须帮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评价能力。一是提高网络信息鉴别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二是掌握评价信息、选择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会使用有关的辅助性信息评价、鉴选工具。会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体系来选择网上信息资源,三是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要掌握多信道比较原则。即不从单一信道得到信息,而是多信道获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到完整而真实的网络信息。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信任单一的网络信息来源,就是因为没法比较,也就不可能判定网络信息是否真实。遵守多信道比较原则,需要养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切忌浮燥和粗心。
(3)信息组织处理能力
首先是信息交流的能力。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传播渠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主要是因特网传播交流信息的能力,比如发送一、电子公告栏、文件传输上传、下载、网络电话、网络会议、网上聊天、远程登录等等。
其次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是在对掌握的信息作深层次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中摄取自己所需的特定信息,进而产生新信息的能力。主要内容是面向信息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以上能力培养内容的综合,提高网络信息拓展能力。对我院学生来说重点培养如下能力:(1)发现能力。即善于从最平常的网络信息中发现问题,从不同的网络信息中发现共同的联系。(2)想象能力。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不仅赋予艺术作品以生命的活力,而且给科学思维带来智慧的闪光。发明创造离开了想象寸步难行。
再次是利用信息能力。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应具有较强的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不同类型的信息为自己所需要,并能依据掌握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使用这些信息。对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专业研究、科研活动、学位论文写作等的信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怀诗.李平稳信息素质及提高途径[J].图书与情报,2004.1
[2]杜道群.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79-81
[3]刘毓华.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