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网的实质就是一个系统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编网不仅可以使学习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头脑中,以便随时取用,同时也方便检查学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基础知识的完整性。
儿子上高中之后,老师要求自学的时间多了。我发现儿子在复习功课时,常常眼睛看着书,思绪不知道跑到哪儿了;知识很不系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儿、穿成串儿、组成块儿,完全像一麻袋土豆——散的。每到考前总复习,儿子总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成绩只能在中等徘徊。
就在我为儿子的学习状态忧心时,我接触到了金武官教授的《战略学习法》,于是把其中的“五必学习法”重点推荐给儿子,并督促他在学习中实践运用。
其一,看书必动笔。我告诉儿子,当坐在桌前打开书本开始复习时,手中必有一支笔,笔下必有一沓纸,一边看,一边思考,并把经过思考后概括的重点、要点记录在纸上,看一句提炼一句,看一页提炼一页。我再三叮嘱他说:“这个写不是平时的那种写,是一字一句经过自己的脑子过滤、思考,完全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的。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也能使所学的东西印象深刻,记得牢。”同时,为促进儿子养成看书必动笔的习惯,我给儿子装订了6本练习册,每本的扉页都写上他的学习目标和励志名言。这样在复习时,要同时动脑、动眼、动手。儿子很少走神了,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后,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了,原来需要1小时复习完的内容,现在三四十分钟他就能搞定了,而且记得很牢固。
其二,动笔必编网。为了增强儿子对知识的系统整合能力,我又向他推荐了“编网学习法”。即通过动笔提炼出书上的要点、重点不是孤零零地出现在纸上,而要用线条互相联系在一起,把原来书上一行行用文字方式叙述的内容转变成为精炼的图示方式。这种图示的方式看上去就像一张编好的网。编网使分散、零碎的知识点变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用科学而高效的方法做到了“点面结合”。一次假期,我带儿子去水库钓鱼,刚好碰到一位渔民正用网捕鱼,我便趁机让儿子仔细观察渔网的构成,并对他说:“你看,渔网是由纲和目构成的。纲就是渔网上的总绳,目就是渔网上的眼。无论撒网还是收网,都必须先抓住纲这根总绳。网虽是千丝万缕编制而成,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却是井然有序的。”儿子不住地点头,并若有所悟地说:“这就是你经常说的纲举目张吧!”我给儿子竖起大拇指,并顺势把话题引到学习上,加深他对“编网学习法”的认识,从而让他明白:编网的实质就是一个系统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编网不仅可以使学习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头脑中,以便随时取用,同时也方便检查学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儿子很快成了一个快乐的“编网工”,并不断地向我炫耀他的编网成果。我及时肯定儿子的编网成效,不断强化他运用编网学习法的兴趣,儿子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了。
其三,编网必记述。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牢记在脑海里。为检验儿子的学习成果,一天晚上,我让儿子坐到另外一张桌边,把他之前编好的知识网再写一遍,结果他写得丢三落四。原来他以为把书上的内容提炼到纸上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进一步把编好的知识网移植到脑子里。那么,怎么把纸上的知识网移植到脑海中呢?我要求儿子“编网必记述”,并向他解释说:“记述就是记住和复述。无论是看书动笔还是编网时,要自始至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记住它们。复习时,眼睛扫过一个句子,就要一边理解,一边力求记住。同时,手就用笔在一旁的纸上将这一句子浓缩成一个短句或一个词,然后略停片刻,加深记忆。如果没有达到完全理解、精确记住的程度,绝不进行下一句。”同时,我要求儿子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述。按上述方法,通过看—理解—动笔—记忆这样的顺序,消化掌握了一个句子后,再依次进行下一句,直至一个自然段的结束并编好了一片小网。此时立即合上书本,用笔在另外一张纸上也用编网的方式,快速地复述一遍,直到能完全准确无误地复述出刚才的内容,再进行下一个自然段的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儿子逐渐体会到记述的重要性。一张知识网就像一张图片,很容易被记住,重要的知识点被记住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和再现,考试时便能运用自如了。
其四,记述必反复。通过记述,纸上的知识网移植到了脑子里,但是因为考试不会马上进行,等到考试可能还要隔一段时间。这期间,还要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这样记在脑子里的知识就会被逐渐淡忘。那么,怎么样防止知识遗忘,确保知识记得既准确又牢固呢?我教儿子的办法就是:记述必反复,即循环反复地记述。完成第一自然段的记述后,才进行第二段。在完成第二段的记述后,立即将第一、第二段连在一起反复一遍,完成第三段后,再把第一、二、三段一起反复。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一节的完成。完成第二节后,将第一、二节连在一起反复,直至完成一章。后面所有章节的复习也依此法进行循环反复,直至最后完成整门课程的复习。同理,也可以选择在当天晚上、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对于先前复习的内容进行反复。这样一种循环反复的复习方法提高了复习的整体效率,不管什么时候考试,所学知识都能清晰地保留在脑海里。儿子经过运用上述方法,不仅提升了成绩,而且有了深切的学习感悟。他说:“动笔、编网是播种,记述是收获。光动笔编网而不记述,等于播种而不收获。反复能保持收获的成果。光记述不反复,好比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结果空手而归。”最后他还故作深沉地引用德国哲学家狄慈根的话说:“重复是知识之母!”此时,儿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正逐步养成,并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其五,反复必丰富。经过前“四必”,儿子不但把与考试题目有关的概念、公式、原理搞得透彻明了,而且记得精确无误。这时再去做习题,儿子就感觉轻松多了,但还会做错题,或被一些难题卡住。这时,我给儿子准备的错题本就派上用场了。对于错题,分析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难题,经过思考,解答出来了,把这些难题分析一下,看看它有什么特殊性,并把这些规律补充、丰富进原来所编的知识网。这就是反复必丰富。儿子的深切体会是,通过“四必”程序之后再做题,不但做题速度快,而且知识网就像一面镜子,立即照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哪里容易出错,难点在哪儿,然后集中解决它,这样就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刀刃上,达到了学习效率最大化。我还不断向儿子传导“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的思想观念,督促儿子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用以记录曾错、易错的各类题型和遗漏的知识点,便于更好地查漏补缺,并加强对弱势部分的训练。上次月考,儿子的成绩在全年级进步了28名。当我为儿子的进步感到欣喜时,儿子自豪地拿出他的错题本说:“看,它是我的制胜法宝!”我翻开一看,他的错题本总结归纳了他在平时学习、复习、测验、模拟考试中容易犯错或者命题新颖、实战性强的典型习题及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同时还涵盖了他在涉猎大量课内外辅导资料时搜集到的经典题型。我总结儿子错题本的特点是:覆盖面广,选材独到,针对性强,区分度大,切题率高,实用性好。有了这些“法宝”,儿子在复习中往往事半功倍,避免走许多弯路及回头路,从而大大增强了复习效果。
通过运用“五必”学习法,儿子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以前儿子总是熬到晚上12点才睡觉,经常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每天都重复着“吃饭—学习—睡觉”的枯燥模式。现在,儿子不仅没有了打疲劳战的忧虑,还节省出一些时间用于休息、运动和娱乐,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同时,“五必学习法”让儿子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框架,真正做到了对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综合应考能力。上次全市统考,儿子考出了全班第6名、全年级第98名的好成绩。我调侃说,儿子越来越有学霸范儿了。儿子调皮地说:“这还应该感谢老爸,因为你给了我‘五必法’这个学习利器,我想不成学霸都难呢!”
【编辑:潘金瑞】
儿子上高中之后,老师要求自学的时间多了。我发现儿子在复习功课时,常常眼睛看着书,思绪不知道跑到哪儿了;知识很不系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儿、穿成串儿、组成块儿,完全像一麻袋土豆——散的。每到考前总复习,儿子总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成绩只能在中等徘徊。
就在我为儿子的学习状态忧心时,我接触到了金武官教授的《战略学习法》,于是把其中的“五必学习法”重点推荐给儿子,并督促他在学习中实践运用。
其一,看书必动笔。我告诉儿子,当坐在桌前打开书本开始复习时,手中必有一支笔,笔下必有一沓纸,一边看,一边思考,并把经过思考后概括的重点、要点记录在纸上,看一句提炼一句,看一页提炼一页。我再三叮嘱他说:“这个写不是平时的那种写,是一字一句经过自己的脑子过滤、思考,完全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的。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也能使所学的东西印象深刻,记得牢。”同时,为促进儿子养成看书必动笔的习惯,我给儿子装订了6本练习册,每本的扉页都写上他的学习目标和励志名言。这样在复习时,要同时动脑、动眼、动手。儿子很少走神了,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后,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了,原来需要1小时复习完的内容,现在三四十分钟他就能搞定了,而且记得很牢固。
其二,动笔必编网。为了增强儿子对知识的系统整合能力,我又向他推荐了“编网学习法”。即通过动笔提炼出书上的要点、重点不是孤零零地出现在纸上,而要用线条互相联系在一起,把原来书上一行行用文字方式叙述的内容转变成为精炼的图示方式。这种图示的方式看上去就像一张编好的网。编网使分散、零碎的知识点变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用科学而高效的方法做到了“点面结合”。一次假期,我带儿子去水库钓鱼,刚好碰到一位渔民正用网捕鱼,我便趁机让儿子仔细观察渔网的构成,并对他说:“你看,渔网是由纲和目构成的。纲就是渔网上的总绳,目就是渔网上的眼。无论撒网还是收网,都必须先抓住纲这根总绳。网虽是千丝万缕编制而成,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却是井然有序的。”儿子不住地点头,并若有所悟地说:“这就是你经常说的纲举目张吧!”我给儿子竖起大拇指,并顺势把话题引到学习上,加深他对“编网学习法”的认识,从而让他明白:编网的实质就是一个系统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编网不仅可以使学习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头脑中,以便随时取用,同时也方便检查学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儿子很快成了一个快乐的“编网工”,并不断地向我炫耀他的编网成果。我及时肯定儿子的编网成效,不断强化他运用编网学习法的兴趣,儿子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了。
其三,编网必记述。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牢记在脑海里。为检验儿子的学习成果,一天晚上,我让儿子坐到另外一张桌边,把他之前编好的知识网再写一遍,结果他写得丢三落四。原来他以为把书上的内容提炼到纸上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进一步把编好的知识网移植到脑子里。那么,怎么把纸上的知识网移植到脑海中呢?我要求儿子“编网必记述”,并向他解释说:“记述就是记住和复述。无论是看书动笔还是编网时,要自始至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记住它们。复习时,眼睛扫过一个句子,就要一边理解,一边力求记住。同时,手就用笔在一旁的纸上将这一句子浓缩成一个短句或一个词,然后略停片刻,加深记忆。如果没有达到完全理解、精确记住的程度,绝不进行下一句。”同时,我要求儿子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述。按上述方法,通过看—理解—动笔—记忆这样的顺序,消化掌握了一个句子后,再依次进行下一句,直至一个自然段的结束并编好了一片小网。此时立即合上书本,用笔在另外一张纸上也用编网的方式,快速地复述一遍,直到能完全准确无误地复述出刚才的内容,再进行下一个自然段的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儿子逐渐体会到记述的重要性。一张知识网就像一张图片,很容易被记住,重要的知识点被记住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和再现,考试时便能运用自如了。
其四,记述必反复。通过记述,纸上的知识网移植到了脑子里,但是因为考试不会马上进行,等到考试可能还要隔一段时间。这期间,还要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这样记在脑子里的知识就会被逐渐淡忘。那么,怎么样防止知识遗忘,确保知识记得既准确又牢固呢?我教儿子的办法就是:记述必反复,即循环反复地记述。完成第一自然段的记述后,才进行第二段。在完成第二段的记述后,立即将第一、第二段连在一起反复一遍,完成第三段后,再把第一、二、三段一起反复。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一节的完成。完成第二节后,将第一、二节连在一起反复,直至完成一章。后面所有章节的复习也依此法进行循环反复,直至最后完成整门课程的复习。同理,也可以选择在当天晚上、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对于先前复习的内容进行反复。这样一种循环反复的复习方法提高了复习的整体效率,不管什么时候考试,所学知识都能清晰地保留在脑海里。儿子经过运用上述方法,不仅提升了成绩,而且有了深切的学习感悟。他说:“动笔、编网是播种,记述是收获。光动笔编网而不记述,等于播种而不收获。反复能保持收获的成果。光记述不反复,好比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结果空手而归。”最后他还故作深沉地引用德国哲学家狄慈根的话说:“重复是知识之母!”此时,儿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正逐步养成,并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其五,反复必丰富。经过前“四必”,儿子不但把与考试题目有关的概念、公式、原理搞得透彻明了,而且记得精确无误。这时再去做习题,儿子就感觉轻松多了,但还会做错题,或被一些难题卡住。这时,我给儿子准备的错题本就派上用场了。对于错题,分析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难题,经过思考,解答出来了,把这些难题分析一下,看看它有什么特殊性,并把这些规律补充、丰富进原来所编的知识网。这就是反复必丰富。儿子的深切体会是,通过“四必”程序之后再做题,不但做题速度快,而且知识网就像一面镜子,立即照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哪里容易出错,难点在哪儿,然后集中解决它,这样就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刀刃上,达到了学习效率最大化。我还不断向儿子传导“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的思想观念,督促儿子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用以记录曾错、易错的各类题型和遗漏的知识点,便于更好地查漏补缺,并加强对弱势部分的训练。上次月考,儿子的成绩在全年级进步了28名。当我为儿子的进步感到欣喜时,儿子自豪地拿出他的错题本说:“看,它是我的制胜法宝!”我翻开一看,他的错题本总结归纳了他在平时学习、复习、测验、模拟考试中容易犯错或者命题新颖、实战性强的典型习题及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同时还涵盖了他在涉猎大量课内外辅导资料时搜集到的经典题型。我总结儿子错题本的特点是:覆盖面广,选材独到,针对性强,区分度大,切题率高,实用性好。有了这些“法宝”,儿子在复习中往往事半功倍,避免走许多弯路及回头路,从而大大增强了复习效果。
通过运用“五必”学习法,儿子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以前儿子总是熬到晚上12点才睡觉,经常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每天都重复着“吃饭—学习—睡觉”的枯燥模式。现在,儿子不仅没有了打疲劳战的忧虑,还节省出一些时间用于休息、运动和娱乐,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同时,“五必学习法”让儿子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框架,真正做到了对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综合应考能力。上次全市统考,儿子考出了全班第6名、全年级第98名的好成绩。我调侃说,儿子越来越有学霸范儿了。儿子调皮地说:“这还应该感谢老爸,因为你给了我‘五必法’这个学习利器,我想不成学霸都难呢!”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