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的发展下,技工学校的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技工学校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技工学校曾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大技工学校也面临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困境。本文主要探讨技工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技工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技工学校是当时社会计划经济的产物,要实现改革,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突破“计划”这一传统,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是技工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体制不健全,缺乏公信力
技工学校和其他高校相比,有其特殊之处,自身的发展受到行业界限和隶属关系等方面的重重限制,在管理体制上也是陷于多头领导的怪圈,导致技工学校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创新性不足,难以实现与时俱进,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明显,同时,各学校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出现抢夺生源的现象,甚至有买卖生源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社会的公信力降低,教学体制上也不够健全。
(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某些行业和领域的官僚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在技工学校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且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对于技工学校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着管理工作,他们往往自顾不暇,难以抽出精力来学习其他知识,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很多技工学校的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不足。技工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差,培训方面还存在一些缺失,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对学生的考核针对性较差,就业受到影响
技校学生在入学时大都基础较差,其中不乏一些学生是为了混个文凭,拿到毕业证。学校为了留住生源,在考核制度上宽进宽出,针对性较差,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不能适应就业单位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前景不乐观。
二、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技工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承担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是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对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完善教学体制
技工学校的生源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各个学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国家财政部门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统一管理,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避免出现专业重复設置现象,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各个学校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资源,建立技工学校教育经费运用情况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好教育经费,防止各学校之间的恶意竞争。
(二)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
技工学校的管理不完善也是影响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强对技工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建设。例如要求管理层定期进行培训,参加各种教学讲座等,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提拔那些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人到领导岗位,真正发挥其领导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技工学校在社会的公信力主要依据就是教师整体的师资水平。因此,教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培训,注重实效性。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中去进行调研,明确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人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重视技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加大考核力度
技工学校要想提高就业率,就要让学生掌握够专业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严格要求,不能暂时为了生源而对学生考核放宽要求。从长远来看,严格考核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对技工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其进行专业性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对学生的监督要公开透明,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部门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保证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俊敏,王素琴,谷玉生.关于技工学校教育的探索[J].职业.2011(35)
[2]吴学志.技工学校教育要突出技能培训[J].职业.2011(S1)
[3]岳敏.技工学校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4]张秀云.浅谈技工学校教育的重点[J].职业.2007(12)
【关键词】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技工学校曾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大技工学校也面临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困境。本文主要探讨技工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技工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技工学校是当时社会计划经济的产物,要实现改革,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突破“计划”这一传统,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是技工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体制不健全,缺乏公信力
技工学校和其他高校相比,有其特殊之处,自身的发展受到行业界限和隶属关系等方面的重重限制,在管理体制上也是陷于多头领导的怪圈,导致技工学校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创新性不足,难以实现与时俱进,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明显,同时,各学校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出现抢夺生源的现象,甚至有买卖生源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社会的公信力降低,教学体制上也不够健全。
(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某些行业和领域的官僚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在技工学校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且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对于技工学校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着管理工作,他们往往自顾不暇,难以抽出精力来学习其他知识,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很多技工学校的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不足。技工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差,培训方面还存在一些缺失,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对学生的考核针对性较差,就业受到影响
技校学生在入学时大都基础较差,其中不乏一些学生是为了混个文凭,拿到毕业证。学校为了留住生源,在考核制度上宽进宽出,针对性较差,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不能适应就业单位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前景不乐观。
二、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技工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承担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是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对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完善教学体制
技工学校的生源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各个学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国家财政部门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统一管理,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避免出现专业重复設置现象,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各个学校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资源,建立技工学校教育经费运用情况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好教育经费,防止各学校之间的恶意竞争。
(二)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
技工学校的管理不完善也是影响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强对技工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建设。例如要求管理层定期进行培训,参加各种教学讲座等,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提拔那些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人到领导岗位,真正发挥其领导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技工学校在社会的公信力主要依据就是教师整体的师资水平。因此,教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培训,注重实效性。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中去进行调研,明确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人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重视技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加大考核力度
技工学校要想提高就业率,就要让学生掌握够专业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严格要求,不能暂时为了生源而对学生考核放宽要求。从长远来看,严格考核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对技工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其进行专业性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对学生的监督要公开透明,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部门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保证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俊敏,王素琴,谷玉生.关于技工学校教育的探索[J].职业.2011(35)
[2]吴学志.技工学校教育要突出技能培训[J].职业.2011(S1)
[3]岳敏.技工学校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4]张秀云.浅谈技工学校教育的重点[J].职业.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