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课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同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练习课?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上学期有幸聆听了张冬梅老师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让人眼前豁然开朗,不觉感叹:“原来练习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精彩,令人回味无穷!”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师(出示21×36、36×21):仔细观察,你能看出这组对称算式的特点吗?(生答略)
师(出示32×46、62×39):按照对称算式的特点,你能试着写出这两道算式的另一半吗?
生1:32×46的对称算式是64×23,62×39的对称算式是93×26。
师:这些对称算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对称算式的奥秘。
……
【赏析:课始,张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师:猜一猜,每组两道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判断?
生2: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判断。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3: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计算。(生计算每组算式的积,然后汇报交流)
生4:62×39=2457、93×26=2418,得数不相等。
师:62×39=2457,你感觉这个结果对不对呢?
生5:62接近60,39接近40,60×40=2400,2457接近2400,所以是对的。
师:接近2400的数多着呢!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生6:2×9=18,第一个得数的个位是8,而结果的个位是7,所以是错的。
师:谁听明白了?那62×39等于多少?(生答略)
师:通过计算和交流,你想说什么?
生7:我发现对称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这个结论可靠吗?要不要列式验证一下?
生8:34×86=2924,68×43=2924。
师:这会儿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9:可以确定两个对称算式的积相等。
师:通过几个例子找出结论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
课件出示: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米,连续给了很多天,所以公鸡认为主人每天都会给它一把米,因为之前主人就是这么做的。直到第100天,公鸡没有得到一把米,而是被主人杀了招待客人。我们也把错误的不完全归纳法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现在你们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生10:11×12、21×11,这两道对称算式的积不相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在心里举例验证了,那小组里的同学就一起举例验证并交流一下。(生举例略)
生11:我发现这些算式的积虽然不相等,但积都是对称数字。
师:那符合结论的三组算式中藏着什么秘密呢?小组讨论一下。(生答略)
师:其他算式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师生共同验证)经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
【赏析: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余音绕梁的“终曲”
师:对于这个结论,你感到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赏析: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整堂课,张老师以两位数乘法的练习为引子,引领学生在充分体会对称之美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体验深刻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他们在享受着过程之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之神奇、数学学习之乐趣,增长了智慧。
(责编 杜 华)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师(出示21×36、36×21):仔细观察,你能看出这组对称算式的特点吗?(生答略)
师(出示32×46、62×39):按照对称算式的特点,你能试着写出这两道算式的另一半吗?
生1:32×46的对称算式是64×23,62×39的对称算式是93×26。
师:这些对称算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对称算式的奥秘。
……
【赏析:课始,张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师:猜一猜,每组两道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判断?
生2: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判断。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3: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计算。(生计算每组算式的积,然后汇报交流)
生4:62×39=2457、93×26=2418,得数不相等。
师:62×39=2457,你感觉这个结果对不对呢?
生5:62接近60,39接近40,60×40=2400,2457接近2400,所以是对的。
师:接近2400的数多着呢!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生6:2×9=18,第一个得数的个位是8,而结果的个位是7,所以是错的。
师:谁听明白了?那62×39等于多少?(生答略)
师:通过计算和交流,你想说什么?
生7:我发现对称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这个结论可靠吗?要不要列式验证一下?
生8:34×86=2924,68×43=2924。
师:这会儿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9:可以确定两个对称算式的积相等。
师:通过几个例子找出结论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
课件出示: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米,连续给了很多天,所以公鸡认为主人每天都会给它一把米,因为之前主人就是这么做的。直到第100天,公鸡没有得到一把米,而是被主人杀了招待客人。我们也把错误的不完全归纳法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现在你们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生10:11×12、21×11,这两道对称算式的积不相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在心里举例验证了,那小组里的同学就一起举例验证并交流一下。(生举例略)
生11:我发现这些算式的积虽然不相等,但积都是对称数字。
师:那符合结论的三组算式中藏着什么秘密呢?小组讨论一下。(生答略)
师:其他算式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师生共同验证)经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
【赏析: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余音绕梁的“终曲”
师:对于这个结论,你感到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赏析: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整堂课,张老师以两位数乘法的练习为引子,引领学生在充分体会对称之美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体验深刻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他们在享受着过程之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之神奇、数学学习之乐趣,增长了智慧。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