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文本的“移情”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崔峦曾说过:“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通过这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深知基于文本的“移情”,是学生融入文本的法宝。
  关键词:移情 入境 法宝
  在平时的听课中,总感觉到学生和文本隔了一层,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在冷眼看文本中的人和事。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通过这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深知基于文本的“移情”,是学生融入文本的法宝。
  比如我在教学《生命桥》“奇迹”这一片段:“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来读一读。走进年轻羚羊的心里,用心感受。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生评)
  生:字音读得很准确。
  生:羚羊有点伤心。
  师:(摸着朗读的学生的头)你感受到有点伤心,(走到另一生边)那你呢?
  生:很伤心,很沉重。
  (该生读)
  师:我听出你的伤心,沉重。而且你在读“猛蹬”这个词时很有劲,什么是“猛蹬”?
  (学生动作演示)
  师:为什么要这么用力,不这么用力行吗?
  生:不行,太轻了,自己到不了对岸,那两个都会坠下悬崖,所以要用力。
  师:年轻羚羊们,当你猛蹬老羚羊的背上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如果我太轻了,就到不了对岸,那两个都会摔下去。
  生:老羚羊,对不起,是你的付出才有我生还的机会,我会想你的。
  生:为了你,我会好好的生存下去的。
  ……
  师:这一脚蹬下去,年轻羚羊心中是无限的不忍,这一脚蹬下去,是老羚羊用它的生命换来年轻羚羊的生还。看到这一幕,同学们的心情如何?
  生:感激、悲伤、沉重……
  师:通过朗读来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
  (生再一次以年轻羚羊口气来读)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你就走进了羚羊的内心。如果把自己当作老羚羊,你的感受一定更不一般。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生评)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有力,不像老羚羊的,更像年轻羚羊。
  师:那你觉得该怎样读?
  生:要读得像老人家,还要读出它的坚强。
  (该生很有深情地朗读)
  师,老师不仅听出你的坚强,还听出了你的沉重和不舍。大家一起读一读。
  (全班学生读)
  师:当年轻羚羊在你背上猛蹬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生:我老了,应该让年轻的活下去。
  生:为了我的后代,我死而无憾。
  生:你用力踩吧,死了我一只还有你们千万只活着,我死得值了!
  ……
  师:当年轻羚羊跳到对岸时,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生:孩子真棒,一定要好好活着。
  ……
  师:请老羚羊们把你们对年轻羚羊的希望和祝福再一次读出来。
  (全班学生读)
  师:我感觉到每一个字里都有血,每一声里都有泪。多么让人崇敬的老羚羊呀!
  片断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年轻羚羊或老羚羊来读,打破时空界限,转换角色,移情体验,品读感悟。在进入文本角色中,紧扣“猛 蹬”一词,深入体悟羚羊的心情,引发自己的感动、悲伤等心情,反复诵读,学生真切而直观、生动而具体地感受到老羚羊牺牲与忘我的高大形象和对后代寄予希望的浓浓情意,从而感悟到文章的内涵――生命的意义。
  再如教学《陈毅探母》一文中:“陈毅一进家门,就拉着母亲的手细心地询问。”
  师:你就是陈毅,你会怎样询问母亲呢?
  生:你为什么生病了?
  师:你还没喊娘呢?
  生领会,马上说:“娘,您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
  生:“娘,您是不是着了凉?要早点看医生呀!”
  生:“娘,您哪里不舒服,难受不难受?”
  学生自然而然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语言是多彩的,情感是生动的。
  又如:在上赛课《槐乡五月》,我较好地采用了移情策略,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片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①师手指插图,瞧,槐乡孩子多快乐,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哟,这个小男孩不是我们班的易睿康吗? 这小姑娘不是我们班的周迎佳吗?
  学生顿时就乐了。
  师问一女生: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生:我用槐花打扮自己,变得更俊俏了。
  师:把自己打扮成槐花仙子了,怪不得这么高兴。
  师:你明明是“走”,是“跑”,怎么就“飄”了呢?
  生:我用槐花把自己打扮得香喷喷的,心里可高兴了,感到自己快飘起来了。
  师:你在什么时候感觉也会飘起来?从这个“飘”字可以看出——
  生答略
  师:能把你的开心读出来吗,老师把这一句变一变,读出我们小姑娘的可爱与快乐!
  女生读——我们变得更俊俏了,我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我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师问一男生: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我们可以吃槐花。
  师:什么滋味?
  生:甜丝丝、香喷喷的
  师:好吃吗?再吃一把,你可真是大大咧咧的小小子。
  男生读——我们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我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师:我们小姑娘和小小子来比一比,咱们谁更快乐。
  男女生分读。
  师:怪不得,一到五月,槐乡孩子就会兴奋的喊——五月,洋槐开花啦!你来喊一喊,你对着那边的小伙伴喊一喊,一起对着小伙伴喊一喊——(逐一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兴奋?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槐花美了我们的眼睛,填饱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更甜了我们的生活!难怪作者这样说——齐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就要离开槐乡了,你肯定有许多许多话要说,你想说点什么?
  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醉在槐乡里了,把自己当成了槐乡孩子,学得投入,学得动情。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升华和超越。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吸收,更是以内化为特征的构建。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流光溢彩。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实施,我们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充分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作文“个性化”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样。诚然,这的确对以前作文内容假大空,文章面目千篇一律、程式化的不良现象,有了极大的扭转和杜绝。倡导个性化的作文,提出了突出个人立场、注重形式创新,发展个性语言等主张。这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对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何谓“导”?叶圣陶先生的解释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去“导”,怎么去“导”,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以何
摘 要:合作,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一个团队的努力成果,没有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没有企业的成功。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合作教学也是重要的教学计划之一,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分组合作的课堂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会进行很多实验,而实验就意味着必须分组,考查的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立足于分组合作
摘 要:教材分析:“对顶角”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3节第2课时。对顶角性质是是推导角相等的一条基本依据;本课继续学习简单的说理和计算,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对顶角;教学案例;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识别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的性质;能画出对顶角,并能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及解决一些實际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说理、交流等过程,发展
摘 要:目前新课改的迫切要求下,对素质教育的推广是必然趋势,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占着上风,对义务教育实施小班  化教学一直在探索研究中,但由于高考制度的压力,社会竞争的激烈等各种原因,高中教育实施小班化的可能性偏小,怎么样才能让高中教学也推行小班化教学,去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小班化的教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快乐,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这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摘 要: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频繁,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运用多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可使物理复习教学过程条理化;利用现代多媒
世间万物,变易不居。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累加,事物不断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纵观发达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实践,莫不如此。中国的广播电视公共服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本文首先对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几条建议,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实施与应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实践的能力
当前,网络时代给了人们更多交流的权利与空间,使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畅所欲言。但也正是此种自由,成为了给谣言推波助澜的工具。笔者认为,网络传播的特点及其所滋生的网络受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