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感悟 多层次提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它对阅读教学作出了“质”的规定。它明确说明,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事实上,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读、去感悟,就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感受,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感悟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让学生得到多层次的提升。
  一、情境感知,丰富情感铺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该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由于本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都比较少,这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前五分钟互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周恩来一生从“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到“满怀救国抱负出国留学”,到“出生入死干革命”,再到“当上国务院总理后的鞠躬尽瘁”等几个重要时期的感人事迹,以“记忆力大比拼”的游戏方式组织学生抢答。这样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周恩来一生是怎样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紧接着,我在上课伊始又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展现20世纪初贫穷落后的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的画面,及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中国之后,怎样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掳掠、为非作歹的情景。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受到冲击,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贫穷与落后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样,教师通过两个教学环节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对时代背景、人物情况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情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循果溯因,直揭情感主旨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于本课的课题直接道出了事情的结果,因此,教学本文时我采用“变序法”。在读课题后直接从结果入手,导入到课文最后一段(第三大段)问: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少年周恩来是怎样回答的?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加上这部分内容较浅白,所以教学这一大段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运用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形式,一遍遍地反复地诵读这部分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语文要读、读、反复地读。”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读,在读中体验出情感,在读中体会到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情感主旨。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返回去学习课文第一、二大段,让学生追根求源,寻找少年周恩来立下这个伟大志向的原因。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对课文第一、二大段的探究性学习。
  三、品味词句,把握情感脉搏
  在课文第一、二大段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问题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大段,找出促使少年周恩来立下这一伟大志向的原因。学生借助已有的阅读能力,很快就通过自学找到了答案(促使少年周恩来立下伟大志向的原因——中华不振)。接着,再提出问题二:请同学们细读这部分内容,用笔画出让你体会到“中华不振”的词句。先自己反复品读,用心体会,再与同学合作交流,你是怎样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反复“自读——品味——感悟”,真正做到像大教育家朱熹所说的“读而不解则思,思而不解则读”。结果,在随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时发现,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基本上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体会出词句中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如有的从“衣衫褴褛”体会到中国妇女的贫穷;有的从“得意扬扬”体会到洋人在租界里的气焰嚣张;有的通过一个“则”字把妇女与洋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对比,激起了对侵略者的满腔愤怒;有的从一句短短的反问句——“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深深体会到当时围观的中国人的无奈与懦弱……学生在仔细品味这一系列词句中,无不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中华不振”,体会到当时周恩来内心的愤怒,于是真正领悟到了少年周恩来为何小小年纪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远大的志向。至此,学生进一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脉搏。
  四、延伸拓展,提升情感体验
  课末,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展现新中国在国防、政治、经济、交通、体育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并阐明这都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从小立下伟大志向并努力奋斗的结果。紧接着,再出示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让学生一遍遍地诵读,在慷慨激昂的诵读声中感悟到少年肩上责任之重大,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起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此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不仅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提升了情感体验。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感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可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粗略地分,有写景散文、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说理散文四类。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不同种类散文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欣赏,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散文教学效果。  一、写景散文的教学——赏析式  写景散文大都文辞优美、意境深邃、人文和谐,这些特点汇聚成一个字——美。因此,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融入美  1.利用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前几天,同学们为我做了好多生日卡片,并送给了我快乐和祝福,我特别开心。今天老师就随机抽取一些卡片读给同学们听,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  师:(指着一名男生)从女同学的贺卡中,可能抽到你的卡片吗?  生1:不可能。  师:从男生的贺卡中,可能抽到你的卡片吗?  生1:可能。  师:那抽到你的贺卡的可能性有多大?  生2:是十五分之一,因为今天上课的男生有15人,所以抽到他的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成果。因此,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充满热情地促使学生质疑。    一、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想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数学的思维美吸引学生,创设质疑情境,使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诱惑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进行“考老师”的游戏,一
我们知道,习作能力的提高必须根植于语言训练的沃土中,现有的每周两课时的习作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因课设练,见缝插针地安排小练笔不失为一条扎实有效的途径。所谓“小练笔”,就是一种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灵活自由的习作训练方法。下面就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给课文补白,使小练笔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的原因之一是觉得无材料可写。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借助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教师要着力挖掘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因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科学知识。  如在教学《蜗牛》一课中,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探究活动,高效地学习。我认为,其中的关键还在于一个“乐”字。 “乐”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开放,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做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的
从教26年,我一直担任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曾被评为公会镇优秀团干,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贺县优秀教师,贺州市全国第三套体操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活动的组织者。有人说过: 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是一个亲近的角色;对于学校而言,班主任是一位管理角色;对于家长而言,班主任是一位沟通者的角色。可见班主任在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认
一、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肯学  在教学中,个体品质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参与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要注意到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决不能顾此失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运用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如,对善于言谈的学生,教师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参与各种讨论;对不善于言谈的学生,教师给他们提供板书参与的机会。又如,对形体知识的教学,教师让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地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书读,有时间读,有地方读,读得轻松、快乐。  一、营造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舒心阅读  台湾的赵镜中老师在闽台两岸小学语文教学交流会上说过:“孩子的阅读该是源于快乐,再慢慢地演绎成一种内在自发的需求。”要达到这种快乐阅读、自觉阅读的理想境界,我们要做好两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如何有效整合呢?下面用两个案例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观察物体):  师:从正方体的正面,你观察到什么?  生1:我看到的是一个面,是正方形。  生2:我看到了两个面。  生3:我看到了三个面。  师:我们站在正方体的正面,能看到几个面呢?  师:拿出数码相机,请刚才的三位同学分别对着正方体拍一张照片。我们把它转换到投影仪上,形状为什么不一样?  生4:他们所拍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布置的数学作业大多是统一形式、统一答案的,学生交来后得到的评价要么是对,要么是错。在大红的“√”和“×”之中,看不到学生学习的喜怒哀乐,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看不到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看不到作为人的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存在。那些学困生交来的作业往往“×”超过“√”。长此以往,数学的人文性被压榨成枯燥的数字,学生鲜活的个性被活生生地抹杀,从而导致学生怕做甚至不做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