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的冬天,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可谓是件惬意的事情。
各有各的历史故事
北京涮锅:
我对于火锅的认识,最早就是涮羊肉。擦得锃亮的红铜火锅,敦厚而矜持地端坐在桌子中央,护城河一样的环形汤锅,中间托起一柱高高的烟囱,底下的灶膛用来烧炭火。海米干贝、口蘑葱姜冲上熬好的骨汤做锅底,装满羊肉、百叶、白菜、粉丝、白萝卜、冻豆腐的瓷碟满桌排开……都是冬日里可以信手拈来的食材,家常、平实,却经得起推敲——羊肉片纤薄如纸,有着大理石一样美丽的斑纹。每个人的面前,另有一个小碗,里面,是历久不衰的经典蘸料。等到各种肉菜一路吃到最后,蘸料的滋味也已经寡淡了,这时候下一绺绿豆杂面或是龙口粉丝,挑起来放在蘸料碗里拌拌,这顿涮肉才算是完美收关。
这道涮羊肉,据说是忽必烈在征战之中,迫于敌军追赶仓促而就的“清炖羊肉加急版”,原是无奈之下的偶得,却成了传承百年的经典。据说老北京涮锅原名实为“野意火锅”,据旧《奉天通志》记载,野意火锅的食法是: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着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最喜食“野意火锅”。
重庆火锅:
与涮羊肉的源于帝王家不同,重庆的麻辣火锅,则是重庆的码头工人发明的。20世纪初的嘉陵江畔,冬日里天寒地冻,朔风凛凛,当时,一个码头的人像一家人。而码头人家由于过得艰苦,吃的都是一些下水。大家常常一起吃,各家出各家的菜,放在锅里涮。为了让一口锅可以与不相干的四五个人一块吃,于是发明了九宫格:将一个锅隔成多个格子,各自涮各自的食物。九宫格火锅夹菜的筷子也会长很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夹菜。
之后,有小贩便发明了一特制的挑子走街串巷地叫卖。挑子的一头是一座红泥小火炉,上置一只带“#”字格的洋铁盒,里面翻滚着黑不溜秋、麻辣成鲜的卤汁;另一头则是盛装牛杂、调料、碗筷、板凳的橱架。要吃的时候便每人一格,将牛杂往卤汁中涮一涮,蘸着调料大快朵颐,等到美味穿肠过,整个身子在辣和热的双重呵护下也变得暖和起来了。这种饮食方式很快成为市民的钟爱,当时以涮水牛毛肚的为多,别有一种鲜嫩水灵、快爽脆利的齿感,因此重庆火锅最初被称为毛肚火锅。
重庆火锅的特点是麻辣,麻辣这东西,有一种近乎邪恶的魅力,它的酥麻、火辣从舌尖开始一路纠缠不清,而食客张着嘴巴扇风吸气灌凉水的样子,看上去感觉多少有点自虐,可是,能承受这种“虐待”的每一个人都会说一句:过瘾!重庆的麻辣火锅里,有几样特别的涮料颇有名气:鲜嫩弹牙的虾滑、味美无骨的龙利鱼、咯吱咯吱的脆鸭掌,都是貌不惊人却独具风骚的“头牌”。
吃起来都有讲究
北京涮锅:
相比较其他火锅,老北京涮锅最为简单,铜锅火炭、汤底澄清,来点薄嫩的羊肉、白菜、粉丝、冻豆腐,再就着糖蒜……好一个老北京传统味。但看似简单的老北京涮锅却从涮锅、选肉、配料、吃法上都有一定的讲究。
老北京涮锅不用电火锅,而是溅着火星的炭火铜锅,用这样的锅涮出的不仅是鲜美的羊肉,还透着一股传统味。涮锅有两种,一种是多人一起吃的黄铜锅,另一种是单人吃的景泰蓝铜锅,其木炭选用的是无烟、无味、无毒的环保木炭。老北京涮锅讲究清汤,汤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点葱、姜、海米、干口蘑、红枣,没有添加任何油脂,这样的汤底几乎没有热量,吃起来不油腻又健康。
老北京涮锅的蘸料也非常有讲究,麻酱小料,香菜、葱花在下,韭菜花、酱豆腐、卤虾油、芝麻在上,香气难挡,要是没它,这涮锅就会逊色不少。其芝麻酱蘸料从外观上看,只有麻酱、芝麻,其实整个蘸料采用宫廷秘方特制而成,内有几十种重要及滋补调味品,吃后还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讲完了涮锅、配料,就到了吃法。老北京涮锅主要以涮肉为主,吃的时候先涮肉,当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时,拿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肉色一白再放在麻将料里一蘸,入口后酱香肉香合二为一,令人回味无穷。在涮肉时一定要酌量放入肉片儿,夹着肉的筷子在沸水中上下点,“七上八下”后捞出蘸着小料趁热食用。在涮肉的同时,吃老北京涮锅还要搭配着“杂件”,一般必备的有白菜、粉丝、糖蒜、花生米、芝麻火烧,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菜。
重庆火锅:
一是烫。火锅中的卤汁一直处于滚沸之中,食者边烫边吃,所挟烫食物原料离开汤汁时间很短,一下子又放入味碟之中,充分保证了原料的热度,并同味碟中的调味品有机结合,又热又鲜,十分可口。故司厨者和品尝者总结出一条经验“一热当三鲜”。
二是鲜。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所用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无论是红汤卤、白汤卤,所用的原料如鸡、鱼、棒子骨等十分新鲜,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另一方面,凡入火锅烫食的原料,都很新鲜,无异味,现做现吃,如海鲜火锅中的大虾、海蟹,均是由飞机从沿海当日空运来的鲜活之物,鲫鱼火锅所用鲫鱼是用活鱼现宰现做,即烫即食,活鳝鱼宰杀后带着血汁下锅烫食,这样就使原料的鲜味更浓烈更突出。此即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真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三是味适众口。四川火锅最初的卤汁是以麻竦为主,只放些豆瓣、姜、蒜花椒等调料,对人刺激性大。后来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轻了刺激性。有的火锅品种,从种种不同的汤汁,到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可谓各味俱全。
四是“啥都敢吃”。有人诙谐地说,当今的重庆火锅是“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火车”,其它什么都能吃。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重庆火锅确是选料广泛,独具一格。老火锅——重庆毛肚火锅,以毛肚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已被人赞不绝口了,可是,重庆火锅走到成都,走到全川乃至全国,却把范围扩大了:什么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竦子鸡火锅、蛇肉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放入火锅烫食的东西扩大到了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真是“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长”,随心所欲,无所不有,啥都敢吃!
五是精益求精。重庆火锅的做法十分考究。选料必须符合要求,质量上乘,力求新鲜,如豆瓣必须用郫县豆瓣或元红豆瓣,否则,味道不够;酸菜鱼火锅所用的酸菜,要用新鲜的泡酸菜,否则,咸鲜味不浓。刀工应该出自高手,肉片、腰片、鸡片要片得大而薄;环喉、肚梁、鸡肫要剞花刀;葱段、蒜苗、金针菇等要切得长短一致,整齐美观。摆桌面也有讲究,先汤食的原料离锅近些,反之远些,原料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大小盘子围住火锅,如众星拱月,十分好看。
吃九宫格火锅的讲究地方:中间格火力旺,不适合久煮,适合放一些鸭肠、毛肚之类即烫即熟的菜品;旁边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匀,适合放鲜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脚上火力最小,比较适合炖煮时间长的菜品,例如黄辣丁、骨头、鸭血、鱿鱼等菜品。
各有各的历史故事
北京涮锅:
我对于火锅的认识,最早就是涮羊肉。擦得锃亮的红铜火锅,敦厚而矜持地端坐在桌子中央,护城河一样的环形汤锅,中间托起一柱高高的烟囱,底下的灶膛用来烧炭火。海米干贝、口蘑葱姜冲上熬好的骨汤做锅底,装满羊肉、百叶、白菜、粉丝、白萝卜、冻豆腐的瓷碟满桌排开……都是冬日里可以信手拈来的食材,家常、平实,却经得起推敲——羊肉片纤薄如纸,有着大理石一样美丽的斑纹。每个人的面前,另有一个小碗,里面,是历久不衰的经典蘸料。等到各种肉菜一路吃到最后,蘸料的滋味也已经寡淡了,这时候下一绺绿豆杂面或是龙口粉丝,挑起来放在蘸料碗里拌拌,这顿涮肉才算是完美收关。
这道涮羊肉,据说是忽必烈在征战之中,迫于敌军追赶仓促而就的“清炖羊肉加急版”,原是无奈之下的偶得,却成了传承百年的经典。据说老北京涮锅原名实为“野意火锅”,据旧《奉天通志》记载,野意火锅的食法是: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着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最喜食“野意火锅”。
重庆火锅:
与涮羊肉的源于帝王家不同,重庆的麻辣火锅,则是重庆的码头工人发明的。20世纪初的嘉陵江畔,冬日里天寒地冻,朔风凛凛,当时,一个码头的人像一家人。而码头人家由于过得艰苦,吃的都是一些下水。大家常常一起吃,各家出各家的菜,放在锅里涮。为了让一口锅可以与不相干的四五个人一块吃,于是发明了九宫格:将一个锅隔成多个格子,各自涮各自的食物。九宫格火锅夹菜的筷子也会长很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夹菜。
之后,有小贩便发明了一特制的挑子走街串巷地叫卖。挑子的一头是一座红泥小火炉,上置一只带“#”字格的洋铁盒,里面翻滚着黑不溜秋、麻辣成鲜的卤汁;另一头则是盛装牛杂、调料、碗筷、板凳的橱架。要吃的时候便每人一格,将牛杂往卤汁中涮一涮,蘸着调料大快朵颐,等到美味穿肠过,整个身子在辣和热的双重呵护下也变得暖和起来了。这种饮食方式很快成为市民的钟爱,当时以涮水牛毛肚的为多,别有一种鲜嫩水灵、快爽脆利的齿感,因此重庆火锅最初被称为毛肚火锅。
重庆火锅的特点是麻辣,麻辣这东西,有一种近乎邪恶的魅力,它的酥麻、火辣从舌尖开始一路纠缠不清,而食客张着嘴巴扇风吸气灌凉水的样子,看上去感觉多少有点自虐,可是,能承受这种“虐待”的每一个人都会说一句:过瘾!重庆的麻辣火锅里,有几样特别的涮料颇有名气:鲜嫩弹牙的虾滑、味美无骨的龙利鱼、咯吱咯吱的脆鸭掌,都是貌不惊人却独具风骚的“头牌”。
吃起来都有讲究
北京涮锅:
相比较其他火锅,老北京涮锅最为简单,铜锅火炭、汤底澄清,来点薄嫩的羊肉、白菜、粉丝、冻豆腐,再就着糖蒜……好一个老北京传统味。但看似简单的老北京涮锅却从涮锅、选肉、配料、吃法上都有一定的讲究。
老北京涮锅不用电火锅,而是溅着火星的炭火铜锅,用这样的锅涮出的不仅是鲜美的羊肉,还透着一股传统味。涮锅有两种,一种是多人一起吃的黄铜锅,另一种是单人吃的景泰蓝铜锅,其木炭选用的是无烟、无味、无毒的环保木炭。老北京涮锅讲究清汤,汤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点葱、姜、海米、干口蘑、红枣,没有添加任何油脂,这样的汤底几乎没有热量,吃起来不油腻又健康。
老北京涮锅的蘸料也非常有讲究,麻酱小料,香菜、葱花在下,韭菜花、酱豆腐、卤虾油、芝麻在上,香气难挡,要是没它,这涮锅就会逊色不少。其芝麻酱蘸料从外观上看,只有麻酱、芝麻,其实整个蘸料采用宫廷秘方特制而成,内有几十种重要及滋补调味品,吃后还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讲完了涮锅、配料,就到了吃法。老北京涮锅主要以涮肉为主,吃的时候先涮肉,当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时,拿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肉色一白再放在麻将料里一蘸,入口后酱香肉香合二为一,令人回味无穷。在涮肉时一定要酌量放入肉片儿,夹着肉的筷子在沸水中上下点,“七上八下”后捞出蘸着小料趁热食用。在涮肉的同时,吃老北京涮锅还要搭配着“杂件”,一般必备的有白菜、粉丝、糖蒜、花生米、芝麻火烧,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菜。
重庆火锅:
一是烫。火锅中的卤汁一直处于滚沸之中,食者边烫边吃,所挟烫食物原料离开汤汁时间很短,一下子又放入味碟之中,充分保证了原料的热度,并同味碟中的调味品有机结合,又热又鲜,十分可口。故司厨者和品尝者总结出一条经验“一热当三鲜”。
二是鲜。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所用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无论是红汤卤、白汤卤,所用的原料如鸡、鱼、棒子骨等十分新鲜,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另一方面,凡入火锅烫食的原料,都很新鲜,无异味,现做现吃,如海鲜火锅中的大虾、海蟹,均是由飞机从沿海当日空运来的鲜活之物,鲫鱼火锅所用鲫鱼是用活鱼现宰现做,即烫即食,活鳝鱼宰杀后带着血汁下锅烫食,这样就使原料的鲜味更浓烈更突出。此即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真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三是味适众口。四川火锅最初的卤汁是以麻竦为主,只放些豆瓣、姜、蒜花椒等调料,对人刺激性大。后来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轻了刺激性。有的火锅品种,从种种不同的汤汁,到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可谓各味俱全。
四是“啥都敢吃”。有人诙谐地说,当今的重庆火锅是“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火车”,其它什么都能吃。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重庆火锅确是选料广泛,独具一格。老火锅——重庆毛肚火锅,以毛肚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已被人赞不绝口了,可是,重庆火锅走到成都,走到全川乃至全国,却把范围扩大了:什么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竦子鸡火锅、蛇肉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放入火锅烫食的东西扩大到了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真是“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长”,随心所欲,无所不有,啥都敢吃!
五是精益求精。重庆火锅的做法十分考究。选料必须符合要求,质量上乘,力求新鲜,如豆瓣必须用郫县豆瓣或元红豆瓣,否则,味道不够;酸菜鱼火锅所用的酸菜,要用新鲜的泡酸菜,否则,咸鲜味不浓。刀工应该出自高手,肉片、腰片、鸡片要片得大而薄;环喉、肚梁、鸡肫要剞花刀;葱段、蒜苗、金针菇等要切得长短一致,整齐美观。摆桌面也有讲究,先汤食的原料离锅近些,反之远些,原料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大小盘子围住火锅,如众星拱月,十分好看。
吃九宫格火锅的讲究地方:中间格火力旺,不适合久煮,适合放一些鸭肠、毛肚之类即烫即熟的菜品;旁边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匀,适合放鲜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脚上火力最小,比较适合炖煮时间长的菜品,例如黄辣丁、骨头、鸭血、鱿鱼等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