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好氛围。”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深感区区每周八节语文课难以挑起提高学生阅读量的重任。课堂有限,阅读无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实施了以下四个策略。
一、以教材为范本。授之以渔
众所周之,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及阅读总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但阅读方法林林总总,如果利用一节或几节课系统地传授给学生,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年幼的小学生根本无法一下子接受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更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中。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最佳的方式是以教材为范本,在课堂上传授阅读技能,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加以训练。每学完一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摘抄及熟读成诵,因为是“个性化”,学生的积极性高,完成得很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时我再配以布置“课外阅读及摘录作业”,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就很自然地养成了“开卷必摘录”的习惯。又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共分六部分进行叙述,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找主要内容和关键句给文章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快就抓准了重点,理清了思路,抓住了中心。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后我及时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此法阅读其他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经过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了“列提纲”的阅读方法,深化了原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速读、略读、精读、浏览等,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去,有待老师课堂上得法的教学指导。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优质的阅读素养,还要注意根据教材的特点,传授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法”于课堂,自由用“法”于课外阅读,再通过课外积累促进课堂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以作者为起点,以点带面
教材的入选文章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于典范性。这些文章的作者能纯熟地驾驭语言,作品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的光芒。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的解读,也要抓住“名家”的契机,以作者为起点,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该作者其他优秀作品或相关故事的阅读中去。如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乘着课堂上的余兴,我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制作一张以鲁迅先生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的对鲁迅先生作了全方位的介绍,有的钟情于鲁迅优秀作品的摘抄,有的把鲁迅名言一一罗列……这样一来,通过“鲁迅”这个点,带动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相应地,学完《武松打虎》后,班级掀起了“水浒热”;学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后,班级掀起了“西游热”,这都是以作者为起点、以点带面的教学实践。可见,课堂上以“名家”牵动的课外阅读,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大大提高了阅读量。
三、以情感为引线。读中陶情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麟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科读文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卡才情感因素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风光甲天下的桂林,视死如归的五壮士,荡人心魄的甲午英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呈现出生活的美与活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披情人文”,让学生的心灵在“情”的氛围中熏陶、冲击、融汇,然后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点,以情导情,把学生领到课外阅读的情感大天地中去。这样既可深化教材原有的情感教育,又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铸造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例如,学完《海上英魂》一课后,同学们的心灵深深地为邓世昌的爱国精神所震撼,对邓世昌产生了无限的敬意。我趁机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甲午英雄的故事并召开“我心中的甲午英雄”故事会。一时间,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丁汝昌等甲午壮士纷纷成为孩子们崇拜的爱国英雄。从钦佩课堂上的邓世昌到崇敬众多的甲午英雄,再到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孩子们的情怀在不断深入的阅读中得到了升华。
四、以文体为媒介。系统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对“文体”这个概念忽略不计,这样的教学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没有对于文体的概念,分不清各种体裁的文章,所写的习作存在文体特征不明确、界限不清、把握不准的通病。但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把文体知识灌输给学生,无疑是旱地学游泳,学生往往难以将熟记的文体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因此,在教学上,我采用“系统接触,读中感知”的方法,即学习某一文体的课文时,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与教材同一文体的文章,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让文体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意识,化说教为体验,让学生慢慢地感悟、领会,最终学会应用。例如,在学习《我是一株小草》一课时,我让学生进行童诗大收集并举行童诗朗诵会。通过大量对童诗的接触,量变最终引起了质变,孩子们不仅积累了大量自己喜欢的童诗,而且在阅读中逐渐有了“童诗”的文体意识,最后还能模仿着写出自己的童诗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语文学习的千年古训。教师应时刻保持大语文的意识,在课堂上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课文作者、教材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课文文体等作为切入口,把有限的课堂与无限的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扎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总量和阅读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教材为范本。授之以渔
众所周之,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及阅读总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但阅读方法林林总总,如果利用一节或几节课系统地传授给学生,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年幼的小学生根本无法一下子接受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更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中。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最佳的方式是以教材为范本,在课堂上传授阅读技能,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加以训练。每学完一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摘抄及熟读成诵,因为是“个性化”,学生的积极性高,完成得很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时我再配以布置“课外阅读及摘录作业”,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就很自然地养成了“开卷必摘录”的习惯。又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共分六部分进行叙述,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找主要内容和关键句给文章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快就抓准了重点,理清了思路,抓住了中心。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后我及时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此法阅读其他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经过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了“列提纲”的阅读方法,深化了原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速读、略读、精读、浏览等,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去,有待老师课堂上得法的教学指导。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优质的阅读素养,还要注意根据教材的特点,传授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法”于课堂,自由用“法”于课外阅读,再通过课外积累促进课堂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以作者为起点,以点带面
教材的入选文章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于典范性。这些文章的作者能纯熟地驾驭语言,作品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的光芒。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的解读,也要抓住“名家”的契机,以作者为起点,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该作者其他优秀作品或相关故事的阅读中去。如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乘着课堂上的余兴,我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制作一张以鲁迅先生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的对鲁迅先生作了全方位的介绍,有的钟情于鲁迅优秀作品的摘抄,有的把鲁迅名言一一罗列……这样一来,通过“鲁迅”这个点,带动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相应地,学完《武松打虎》后,班级掀起了“水浒热”;学完《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后,班级掀起了“西游热”,这都是以作者为起点、以点带面的教学实践。可见,课堂上以“名家”牵动的课外阅读,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大大提高了阅读量。
三、以情感为引线。读中陶情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麟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科读文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卡才情感因素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风光甲天下的桂林,视死如归的五壮士,荡人心魄的甲午英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呈现出生活的美与活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披情人文”,让学生的心灵在“情”的氛围中熏陶、冲击、融汇,然后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点,以情导情,把学生领到课外阅读的情感大天地中去。这样既可深化教材原有的情感教育,又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铸造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例如,学完《海上英魂》一课后,同学们的心灵深深地为邓世昌的爱国精神所震撼,对邓世昌产生了无限的敬意。我趁机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甲午英雄的故事并召开“我心中的甲午英雄”故事会。一时间,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丁汝昌等甲午壮士纷纷成为孩子们崇拜的爱国英雄。从钦佩课堂上的邓世昌到崇敬众多的甲午英雄,再到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孩子们的情怀在不断深入的阅读中得到了升华。
四、以文体为媒介。系统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对“文体”这个概念忽略不计,这样的教学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没有对于文体的概念,分不清各种体裁的文章,所写的习作存在文体特征不明确、界限不清、把握不准的通病。但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把文体知识灌输给学生,无疑是旱地学游泳,学生往往难以将熟记的文体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因此,在教学上,我采用“系统接触,读中感知”的方法,即学习某一文体的课文时,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与教材同一文体的文章,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让文体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意识,化说教为体验,让学生慢慢地感悟、领会,最终学会应用。例如,在学习《我是一株小草》一课时,我让学生进行童诗大收集并举行童诗朗诵会。通过大量对童诗的接触,量变最终引起了质变,孩子们不仅积累了大量自己喜欢的童诗,而且在阅读中逐渐有了“童诗”的文体意识,最后还能模仿着写出自己的童诗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语文学习的千年古训。教师应时刻保持大语文的意识,在课堂上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课文作者、教材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课文文体等作为切入口,把有限的课堂与无限的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扎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总量和阅读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