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很多,但对许多物理现象、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等,缺乏认识和实践是造成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
一、让学生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情景
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当今社会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只不过是许多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针对这种情况,再结合现在正在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增加了课前实践活动。
如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我结合学校正在施工的大楼,在课堂教学之前,提出了“观察吊塔下物体的运动”的课题,并要求学生去认真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写出了各种报告,得出了各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物体有时做水平直线运动,有时做竖直直线运动,有时做斜向上直线运动,有时做圆周运动,有时做倾斜方向的曲线运动,有时做倾斜的椭圆运动等。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发现了两种运动可以合成一种新的运动,对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的运动组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他们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提供了便利。同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如在讲“共振”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仔细观察洗衣机的脱水过程和脱水完成切断电源后的过程,看它什么时候振动得最剧烈,并思考为什么?对于这个本身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饶有兴趣,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搞清其中的原因,他们不少人认真阅读了说明书,又认真预习了“共振”这一节内容。有的学生还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在上新课时,他们的思维就显得十分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
二、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开发心智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性,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会使人产生追求的欲望,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我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努力创建物理情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对物理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其潜能得到开发。
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节时,我设计了“水流星”实验,让部分学生先自制实验仪器,并让学生自己表演。当水桶旋转到倒悬在空中时,桶中的水并没有流出来,这使许多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还争着要来做这个实验。这一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不一样,因而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比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两个物体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甲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乙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些。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认识到了亚里士多的观点从逻辑推理上就行不通。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认知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心智。
三、课堂学习后,学生的再实践与反思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不注意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和相关物理情景进行反思性的实践,而反思并总结、拓展的能力又恰恰是物理学习中很关键的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有意安排学生反思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继而体验与此相关的物理情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比如,在学习了“简谐运动”知识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实践: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简谐运动现象,是否想过它与匀速圆周运动有关系?有一位学生在观察、分析了磨盘的工作过程后意识到,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投影是简谐运动,并由此联想到做直线的简谐运动也能够转化为圆周运动,从而弄清楚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当我让他给同学们讲完他的研究发现后,很多学生受到了启发,而且还有两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弄清了他们家乡河上那条奇妙渡船的(这条船不用人或机械的动力却能将人送到对岸)工作原理,并做出了实物模型,演示了这一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反思性再体验,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具深度和广度,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总之,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去主动发现、创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而且在这样的体会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用物理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物理意识的头脑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这样,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不仅不再感到物理学习有困难,而且会觉得学习物理是很有趣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
一、让学生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情景
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当今社会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只不过是许多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针对这种情况,再结合现在正在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增加了课前实践活动。
如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我结合学校正在施工的大楼,在课堂教学之前,提出了“观察吊塔下物体的运动”的课题,并要求学生去认真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写出了各种报告,得出了各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物体有时做水平直线运动,有时做竖直直线运动,有时做斜向上直线运动,有时做圆周运动,有时做倾斜方向的曲线运动,有时做倾斜的椭圆运动等。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发现了两种运动可以合成一种新的运动,对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的运动组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他们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提供了便利。同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如在讲“共振”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仔细观察洗衣机的脱水过程和脱水完成切断电源后的过程,看它什么时候振动得最剧烈,并思考为什么?对于这个本身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饶有兴趣,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搞清其中的原因,他们不少人认真阅读了说明书,又认真预习了“共振”这一节内容。有的学生还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在上新课时,他们的思维就显得十分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
二、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开发心智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性,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会使人产生追求的欲望,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我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努力创建物理情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对物理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其潜能得到开发。
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节时,我设计了“水流星”实验,让部分学生先自制实验仪器,并让学生自己表演。当水桶旋转到倒悬在空中时,桶中的水并没有流出来,这使许多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还争着要来做这个实验。这一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不一样,因而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比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两个物体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甲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乙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些。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认识到了亚里士多的观点从逻辑推理上就行不通。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认知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心智。
三、课堂学习后,学生的再实践与反思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不注意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和相关物理情景进行反思性的实践,而反思并总结、拓展的能力又恰恰是物理学习中很关键的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有意安排学生反思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继而体验与此相关的物理情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比如,在学习了“简谐运动”知识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实践: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简谐运动现象,是否想过它与匀速圆周运动有关系?有一位学生在观察、分析了磨盘的工作过程后意识到,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投影是简谐运动,并由此联想到做直线的简谐运动也能够转化为圆周运动,从而弄清楚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当我让他给同学们讲完他的研究发现后,很多学生受到了启发,而且还有两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弄清了他们家乡河上那条奇妙渡船的(这条船不用人或机械的动力却能将人送到对岸)工作原理,并做出了实物模型,演示了这一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反思性再体验,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具深度和广度,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总之,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去主动发现、创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而且在这样的体会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用物理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物理意识的头脑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这样,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不仅不再感到物理学习有困难,而且会觉得学习物理是很有趣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