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武术教学;武术礼仪;武术套路;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98—01
一、传授武术礼仪,提高道德水平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核心。在中学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武德的渗透,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要结合武术教学的特点,将武德教育融入教学细节之中,并运用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知礼、明礼、学礼、用礼,从中感受武德的内涵,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提高道德水平。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武术知识之前应向学生讲授武术行礼的来源和方法,例如,在武术中最常用的是抱拳礼,它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于新的涵义。在室内进行武术课教学时,教师向学生传授鞠躬礼,以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武术教材中只有武术套路练习,教师也可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武术中持器械的礼节。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禮节在武术中无处不在,使学生养成尊师敬友、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武术知识的同时,更要向学生讲明习武者要不断加强内心的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一些学生认为武术有一种神秘感,特别是受到一些武侠小说和功夫片的影响,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武术知识就有了打架的资本。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首先,端正学武的态度。学习武术是以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为目的,以“道德我”克服“欲望我”,达到道德上的超越。其次,区别江湖义气和信守诺言。武德要求习武者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人以信义为重,但决不应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和“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不分是非的江湖哥们义气。最后,摒弃冤怨相报的武术陋习,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在传统武术的概念中有一种“此仇不报非君子”的狭隘思想,针对这种思想,教师应当教育学生我们国家正在提倡“依法治国”,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如果用武力解决最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习武的人要有开阔的胸襟,能容忍他人的小过失,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公民。
二、根据身体情况,实施多样训练方法
青少年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但是不易折断,易弯曲变形。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容易恢复。所以,教师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加强青少年正确姿势的培养, 使他们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骼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要搭配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修炼武术套路,培养意志品质
在武术基本功练习中,学生要操练的是各种的腿法、步法、手型等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有的是以柔韧为主,要求学生拉长身体各部位的韧带,在练习中学生会有强烈的疼痛感。这时教师就要不断地变换练习方法,同时要亲自示范并和学生共同练习,引导学生克服疼痛。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武术教学离不开套路练习。动作较多,方向线路变化复杂,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特别是刚刚接触套路练习时要想记住诸多动作要领,学生往往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有的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精益求精,这时就要求教师向学生讲解武术动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套路演练中应表现出武术的精、气、神,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自满的品质。
四、重视安全问题,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中,其骨骼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更应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
编辑:王金梅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98—01
一、传授武术礼仪,提高道德水平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核心。在中学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武德的渗透,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要结合武术教学的特点,将武德教育融入教学细节之中,并运用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知礼、明礼、学礼、用礼,从中感受武德的内涵,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提高道德水平。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武术知识之前应向学生讲授武术行礼的来源和方法,例如,在武术中最常用的是抱拳礼,它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于新的涵义。在室内进行武术课教学时,教师向学生传授鞠躬礼,以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武术教材中只有武术套路练习,教师也可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武术中持器械的礼节。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禮节在武术中无处不在,使学生养成尊师敬友、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武术知识的同时,更要向学生讲明习武者要不断加强内心的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一些学生认为武术有一种神秘感,特别是受到一些武侠小说和功夫片的影响,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武术知识就有了打架的资本。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首先,端正学武的态度。学习武术是以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为目的,以“道德我”克服“欲望我”,达到道德上的超越。其次,区别江湖义气和信守诺言。武德要求习武者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人以信义为重,但决不应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和“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不分是非的江湖哥们义气。最后,摒弃冤怨相报的武术陋习,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在传统武术的概念中有一种“此仇不报非君子”的狭隘思想,针对这种思想,教师应当教育学生我们国家正在提倡“依法治国”,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如果用武力解决最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习武的人要有开阔的胸襟,能容忍他人的小过失,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公民。
二、根据身体情况,实施多样训练方法
青少年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但是不易折断,易弯曲变形。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容易恢复。所以,教师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加强青少年正确姿势的培养, 使他们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骼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要搭配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修炼武术套路,培养意志品质
在武术基本功练习中,学生要操练的是各种的腿法、步法、手型等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有的是以柔韧为主,要求学生拉长身体各部位的韧带,在练习中学生会有强烈的疼痛感。这时教师就要不断地变换练习方法,同时要亲自示范并和学生共同练习,引导学生克服疼痛。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武术教学离不开套路练习。动作较多,方向线路变化复杂,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特别是刚刚接触套路练习时要想记住诸多动作要领,学生往往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有的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精益求精,这时就要求教师向学生讲解武术动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套路演练中应表现出武术的精、气、神,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自满的品质。
四、重视安全问题,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中,其骨骼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更应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