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相关论文
2011年12月3日,由上海市文庙管理处、上海市伦理学会和上海市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与孔子对话—-儒家的公征与民生思想”......
在“五四”以来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本质主义的思想模式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和表现,然而有关中西哲学各自的特质及其差异的诸多本......
英国当代汉学家雷蒙·道森列举了某些西方学者看不起中国哲学的三条理由:一是认为中国哲学没有发展出现代性因素,二是认为中国......
不管是从逻辑上看,还是从历史上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之格式,不外三种:一曰"西化比",二曰"并置比",三曰"化西比"。在"本体论"问题上,张岱年先......
张岱年以"总的类称的哲学"论证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地位,认为中西哲学有共同关注的根本问题,只是在概念范畴以及基本倾向上有差异,并进......
甲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相融,大致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以乙化甲,二是甲乙并尊或并斥,三是以甲化乙。具体到“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是比较研......
<正> 谈起中西哲学比较,大家都认识到比较方法的重要。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方法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伴随目的而来的,目的不同,方法也......
人物名片:许苏民,1952年12月生,江苏如皋人。1992年8月评聘为研究员,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
从16世纪晚期到20世纪结束,400多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证明,对于绝大多数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西方学者来说,中国哲学的存在是一个不......
从16世纪晚期到20世纪结束,400多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证明,对于绝大多数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西方学者来说,中国哲学的存在是一个不......
长期致力于文化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青年学者邹广文教授,继出版《文化历史人》、《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等专著之后,今天又向我......
何谓哲学?从古希腊“爱智慧”的指认和中国“智,哲也”的字义训释,似乎可以寻找出中西传统关于“智慧”探求的相通性。不过,20世纪以来......
贺麟提出了"无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都同是人性的最高表现"的命题,认为若要中国哲学界不是西洋哲学的殖民地,不是所谓"西洋哲学问题在中......
从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之影响的视角来比较中西哲学的异同,是李约瑟解决"中国为什么未能产生近代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路之一。他通过......
<正> 严复是推动中国古代思想近代化进程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教育、文学、史学等诸多社会......
张君劢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其一,通过对中西哲学史上"唯心唯物之争"的比较研究和对中国科学不发达原因的......
<正>俞宣孟(以下简称"俞"):你是国际上少数几位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并且也取得相当成就的学者之一,我们交流一下各自研究的体会,......
<正> 1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有的学者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并以此来表征它们之间的根......
“以中化西”是明末“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四大批评格式之一。“五四”前后,“以西化中”格式获得单独发展、一家独大之机会;庚辰(20......
斯宾格勒认为中国哲学的真理不只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他致力于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发现“远超过孔子所能理解的更为深奥的东西”......
<正>本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期刊。我们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2016年本刊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重......
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中国只有实践哲学而理论哲学不发达,谢无量则认为中国哲学有一个上起易教、老子,直至黄宗羲等人的源远流长的"纯......
<正> 同样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不同比较者对比较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和选择并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如有人是为了论证“中不......
在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狄德罗提出了“中国人有两只眼而西方人只有一只眼”的著名论断和很多富有新意的独到见......
金岳霖自述其哲学研究,“不仅在研究底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这句话对于理解他的中西哲学观很有帮......
英国当代汉学家雷蒙·道森列举了某些西方学者看不起中国哲学的三条理由:一是认为中国哲学没有发展出现代性因素,二是认为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