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速比相关论文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组分的两个重要参数,可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重要约束。接收函数被广泛地用于确定地壳厚度和波速比......
利用巧家流动台阵2012—2017年期间记录到的近震P波和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及鲁甸地......
基于东北地区已有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远震数据,利用波场延拓和分解的H-β网格搜索法,对松辽盆地的沉积层及地壳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
解的非唯一性是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联......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东邻稳定的华南克拉通(SCC),其西侧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青藏高原的隆起上升以及下......
为了研究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N23.4,E100.5)孕震过程的波速变化特征,本文分别采用多台和达法、单台单震法对景谷地震孕震......
现行岩石风化度的划分普遍按钻芯定性方法,而定量法则大都以室内岩块试验为基础。为了探索利用原位岩体波速测试方法进行岩石风化......
在搜集和整理中国地震局四川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2013年7月震相观测报告的基础上,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测定法,重点分析研究了芦山......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得到了内蒙古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主要的构造单元和地震分布的主要活......
收集了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序列固定台站和震后6个流动台站震相观测报告,提取了P波、S波走时信息,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该地震序列......
期刊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 ,用P波到时定位 ,从Tp~Ts -p图得出高Vp Vs值 ,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 ......
利用襄樊台2015—2018年记录的震中距30°—90°,震级5.5级以上(含5.5级)的高信噪比远震波形事件,通过时间域反褶积方法提取台站接......
利用辽宁数字台网2001年以来的观测报告,采用单台和达法计算辽宁测震台网34个台站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辽宁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分布......
通过对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S波资料的处理解释 ,获得本区二维壳幔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该区的上、中地壳......
通过对玄武岩的表观特征、矿物特征、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不明显;运用岩体波速比......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
用区域强震震源机制解、现场地应力测量、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强矿震的孕震环境;通过定量观察采矿与矿震活动的相关性,分......
使用2007年6月—2017年2月广东新丰江水库周围14个台站记录的Pg波、Sg波震相数据,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研究新丰江库区波速比变化特......
通过对波速比计算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时间服务、震相辨别、震源深度、计算方法和介质的非均匀性的仔细分析 ,认为主要由计算方法......
研究了 1995年 10月 2 4日云南省武定 6 5级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空间分布图象、距震中 135km的巧家台振幅比、波速比演化特......
本文选取2001~2009年吉林省地震观测报告记录的地震事件,根据断裂构造特征和地震的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分为四个地区,即西部、......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沈阳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记录,计算了沈阳台记录到的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辽宁地区M_L3.......
应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10年01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发生在吉林省前郭地区ML≥2.0地震的平均波速比。计算使用高质量的数字地震......
利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求取接收函数,并用H-Kappa叠加方法计算出各台站......
通过勘察研究,阐述了工程场区岩体风化类型及岩体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规律,分析了岩体风化波速比Kw、岩......
从时空变化特征、震源参数、地震波谱特征、b值、Vp/Vs、Q值、持续时间衰减比、Ap/As等方面对1976年4月6日和林格尔6.3级地震进行......
从中强地震成组连发的角度,分析了成组连发过程中大姚间歇性6级双震孕育和发生的震源环境及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着......
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MS5.9地震。以本次地震为研究对象,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从地震活动......
利用小湾水库地震台网连续、完整的地震波资料,计算小湾水库蓄水前、后各1年地震密集区域的小震波速比变化,并分析3级地震震前波速......
利用山西台网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多震多台联合测定法,对山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波速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文运用安阳及邻区研究范围内,地震台网所能接收到的S-P≤25.0秒的所有台站记录到的ML≥2.0级地震的P波到时和S波到时进行了波速......
利用成都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方法,通过纵、横波的零频谱值的比值得到了雅江地震序列前......
利用大柴旦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大柴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大柴旦6.4级地震前......
内蒙古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历史中强地震频发。2009年以来,该区域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特别是ML3.0级以上地震持续活跃,使该地区的......
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作用下新生代时期形成的,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印度一亚洲碰撞以来,高原内部及边......
1998年至今云南及川滇交界一带共发生了7次(组)Ms≥6地震,均为6级地震,利用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追踪云南地区的7次......
从实验上确证:岩石在主破裂前一瞬间,纵波速度升高甚至超过原最大值的两倍以上,纵、横波速比Vp/Vs升高甚至达2.5~3.0,之所以造成这种现......
分析了云南地区第四强震跃期内波速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与波速变化、震源深度变化、中小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速......
利用重庆及其邻区的3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接收到的2 040个远震P波波形,计算其接收函数,运用以H-k扫描为主并辅之以转换相到时读取的......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台网波形资料,采用多台法计算了2008年8月30日在川滇交界攀枝花发生的6.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Vp/Vs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3......
采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ML≥2. 0地震的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了云南地区51个台站......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期间,高桥断层附近断层岩溶地区记录到的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并对研究区内沿断裂带及透水性......
本文介绍了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测定岩石样品P波速度变化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岩石样品的P波速度对应力曲线(V-S曲线)能够反映岩石单......
通过对首都圈地区的小震复合震源机制、尾波 Q值和波速比三项震源介质参数的连续监测发现 ,在 1 998年 1月 1 0日河北张北 6.2级地......
使用扣除同一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两个距离相近地震的地震波的相同路径,把波速比指示范围限制在地震集中区的方法计算波速比值。利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强地震。本文选取2001年以来该地区的ML≥1.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根......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安庆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台法,计算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4.8级地震余震的波速比及利用Matlap程序计......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余震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龙门山地区波速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强余震全部发生在波速比相......
根据多台和达法,利用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对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1)在震源深度10km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