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指相关论文
通过对"(从)+N处所+走""走+N处所1""走+N处所2"三种结构比较分析,明确N处所在三种结构中前后置"走"的形式中,根据汉语句法时间顺序原......
1.前言 不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者”都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总是以后附于某个成分的形式出现。语言事实是客观的,但由于前人......
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有一种X叫Y”构式进行了三维考察。首先,从界定基础构式入手,在语料描写基础上,找到了以基础构......
本文较为详尽地描写了重庆话中的构词重叠现象,并着重讨论动词性成分的重叠。本文认为:1)重叠手段在重庆话中不仅是一种双音化的构......
本文主要探讨职业称谓“VP的”的句法基础、语义特点及影响其使用的认知机制、社会语用动因。职业称谓“VP的”的认知加工模式“VP......
"人吃食物"是人类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认知体验。"生命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顶层管辖的捷径。而喻指化表达正是综合二......
在自然会话中,会话者不仅会指称现场物体,还会指称非现场物体和一类物体,以及一并指称现场和非现场物体。为了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
文章回顾了关于汉语结构助词“底”来源的研究,指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张“底”来源于“者”。这一观点跟吕叔湘先生......
概念手机的设计经常给人既酷又疯狂的感觉,让人们不得不投以关注的目光,而且它们无一不为自己打上“生态友好型”的标签,以下是10款绿......
明清瓷画中,有许多品种的画法很特别,甚至有些怪异。当你有心要去解读它们的画意时,一定要注意:画中的特别和怪异之处,正是画师们在强调......
称谓转指是“的”字结构的转指功能之一,但不是所有的“的”字结构都具有称谓转指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VN的”结构称......
非对称性“小N”结构中的“小”在句法上是中心语N的定语,语义上描写的却是与N相比较的另一事物M的属性。此类结构在汉语中没有对......
名量词“所”由处所词“所”变化而来,学界以往对名量词“所”的历史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量词“所”的源形式及其变化机制的认......
日汉中都存在NV复合名词,它们的语义可以是自指也可以是转指.转指的对象主要是施事、受事和工具.本文将通过调查,对日汉NV复合名词......
本文将“这本书的出版”界定为名词性的定中偏正结构,且“出版”一词仍为动词。历来学者都从布龙菲尔德向心结构理论来探讨二者之......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一个词一般不能通过词形的变化来实现词性的转变。但是,汉语谓词性成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名词......
N1(的)N2比喻结构属于隐喻范畴,理解此类结构的关键是确定其喻解.考察发现其喻解是喻体名词的性质义,该义是在 “物体-性状”认知框......
禅籍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象大量存在,具体可分为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和非命名性方所词语转指称谓两类。方所词语转指称谓的现......
运用整合理论分析可知,“差点没+VP”格式通过非真假设转指现实结果的方式,实现概念整合,并突显浮现义。“差点没+VP”格式在言语交际中......
“VP者”结构是古代汉语里经常出现的语法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空语类理论对其进行成分提取分析,从而判定它所表示的转指......
摘 要:将带宾语的“是……的”结构句形成的两种句法配列等值看待是将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两种不同的配列不是由音节、动宾结构......
摘 要:现代汉语中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名词化”的实现,除了通过添加助词标记来转指名词之外,还可以直接转指名词。从转指前后的内部结......
现代汉语中的"比"字句"N1的N+比+N2的+XP"是由"N1的N+比+N2的N+XP1"省略而来,"N"的省略与"的"字的转指有关,其省略规律为:核心>论......
“比”字句“小王的爷爷比小李的硬朗”之所以不能说,是因为“小李的”转指“爷爷”不能成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
当下的新新人类常用“马子”一词指称女朋友或情人,一些表示追逐、寻觅、玩弄或调戏女性行为的词语也随之而生.本文以“马子”在汉......
朱德熙(1983)指出,汉语中的“VP的N”结构存在自指与转指两种类型。本文从中心语名词N与表示事件的VP间的选择限制关系人手,讨论自指“......
现代汉语自然语句中的核心格位包括不及物动词的主格、及物动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容词谓语的主格、名词谓语的主格以及主谓谓语的主......
"转指"是指名词或动词语义发生变化,转而指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名词或与该动作相关的各种对象。本文考察《周易》中名、动词的转指,由......
本文认为,唐朝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愁眠"应解释为"愁眠者",而不应解释为"怀着客愁睡下"之类;宋朝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
"所"是相关成分移位之后留下的接应代词,有附缀特征。为核查"所"的附缀特征,动词会受到附缀范畴的扩展,附缀范畴将激发"所"移位到......
本文是基于《老父还乡》散文翻译实践的评述,借助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义指向分析法,探讨原文中出现的状语和定语分别在译文中表现出......
"有(无)+VP"结构是动宾结构.宾语"VP"部分已经指称化,有自指和转指之分.自指的"VP"表示事物化了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转指的"......
动词名化本质上是一种跨范畴现象,即过程被重新识解为事物。不同的动词名化表达式因其所表达事物的典型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动词......
2016年2月5日,离春节还有两天时间,湖北省鄂州市无线电管理处接到投诉,称辖区内燕矾镇近几天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引发群众强烈不......
通过对"(从)+N处所+走""走+N处所1""走+N处所2"三种结构比较分析,明确N处所在三种结构中前后置"走"的形式中,根据汉语句法时间顺序原......
袁毓林前些年对有价名词以及名词性偏正词组中谓词隐含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确实反映了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前沿性成果。然而这种研究......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汉语“的”与日语“の”的主要结构之一——“的/の字结构”进行系统......
语言中的构词平面和句法平面上存在着自指和转指现象 ,构词平面上的转指不仅可以是有标记的 ,而且也可以无标记。语言中的转指究其......
汉语词类研究一直是词类研究的热点,学者已经对词类划分的标准问题、汉语中是否存在词类等问题展开过讨论,学界主要主张也从汉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