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调整相关论文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金鸡报捷,春风送暖。十二大的和熙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省冶金战线广大职工以丰硕的成果送别了一九八二年,满怀信心地迎来了新......
七千人大会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近几年高考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
1955年兴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曲折发展。在这场涉及全国千家万户的运动中,周恩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
“《邓小平年谱(1904~1974)》的出版,对于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地了解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业绩和思想,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了解中国革命......
60年代,在美苏两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特别是美国支持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武装窜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在研......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
1958-1962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一段时期,经历了“左”倾冒进出现——纠错的初步尝试——“左”倾思想继续延续—......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庐山会议,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
一,渐江城市化发展现状和问题rn 1.现状rn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发展、曲折、停滞、再发展的过程。1949-1957年是全......
1958年到1965年,北京市统计局的工作在“大跃进”中受到挫折,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继续前进。统计工作“大跃进” 1958年6月,国家......
1979年,党中央决定集中三年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上海在肯定拨乱反正以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分析了生......
一、西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背景(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特点“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
陈云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了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是其以综合平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和以“三个主体、三个补......
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继续“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全面紧张局面,中共中央决心纠正失误,调整政策。1960年11......
1962年,对于陈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之前四年,由于与毛泽东存在一些认识分歧,他不断受到批评。1962年上半年,陈云在国民经济调整恢......
“西楼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陈云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当时国家所面临的经济情况,提出了克服困难的办法。......
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为了缓解城市供应压力,从1962年2月的“西楼会议”后,国家开始动员故居城镇的人口下乡,并要求各地对下乡人员进行......
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客观总结了大跃进运动,为国民经济调整奠定了基础。但是会议也引发了党内高层间的意见分歧。大会前后,......
一、1959年到1965年期间陈云同志至少9次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表扬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
考察广东的改革开放,需要观照国家宏观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清仓核资工作是"大跃进"后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跃进"后,一方面,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大跃进"期间管理混乱,......
1950年代后期“大跃进”后,一方面,江苏省工业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管理混乱,质量和效率低下,企业亏损严重;另一方面,江苏省农业连年减产,人民......
“三自一包”是“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的概括总称,是建国后中共中央调整农村政策的产物,1960年至19......
针对1977、1978两年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设备和技术引进热潮,在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中心......
我国1961年-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其间,周恩来自始至终发挥了经济调整的倡导者、决......
1961-1965年,在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在工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压缩基建规模、......
20世纪60年代在纠正"大跃进"的失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产权问题进行了有......
【正】 重庆望江机器厂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军工厂,它具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大的生产规模,为我国兵器工业......
<正> 一、城镇青年就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四化前途,应当根据国民......
在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商业系统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与重组,其中之一便是供销合作系统从商业系统和人民公社中分离......
<正> 在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时期,不少企业打破条条框框,跨行业、跨地区成立了联合经济体,利国利民。但在我们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系统内......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曾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李先念虽然心存犹疑,但总体上认同高速度发展的主张。陈云比较早地......
<正> 生产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础。生产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结构越是合理,就越能促进国......
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调整中的第一次,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由遭受挫折到重新振兴的一次重要转变,是中国共产......
李富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极其丰富,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李富春等人在对当时严重困难......
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陕西经济恢复的物质基础不如先进省份。八百里秦川富庶之地的农民,比河北、山西农民的生活水平还......
196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经济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1963年的精简职工政策作为“调整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采用 托拉斯的组织形式管理企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
1961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着手恢复因“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