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书》相关论文
北宋福州闽清人陈旸所著的《乐书》,是一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百科全书。其中,“胡部”和“俗部”所记载的许多外来乐器、歌曲、舞蹈、......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业已出版近三年,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今仅就其附录“音乐大事年表”的中国古代部分提出......
就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而论,最基础的材料一方面是文献学,另一方面是图像学。文献学在经历前人以及各个朝代学者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
司马迁一生游历遍中国,他以雄厚的历史积淀和对各地的亲见亲闻,谱写了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史记》在文学和史学方面的杰......
从二十六史记载历代音乐状况的专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国音乐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从而总结提炼出规律性,证明中国音乐不......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
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所处的时代,我国文学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作品种类不繁,数量不多。作为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的文学理......
北宋陈旸所撰《乐书》二百卷,是我国古代的大型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突出。然该书的版本较多,且多已散失,或仅存残卷,完整者较少,元至......
《乐记》现存两个文本,即《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通过比较发现,两文本间文字书写多有不同,但《乐书》与《史记》的书写......
《史记·乐书》和《礼记·乐记》虽然都是《乐记》的文本,并且绝大多数内容相同,然而却又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礼记·乐记》和......
插图是书籍中通过视觉形象帮助读者理解文字内容的图像材料,也是图像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重要的音乐典籍陈旸《乐书》中有许多......
《史记·乐书》虽以论"乐"为题,但并非仅就"乐"论"乐",而是将"乐"与"礼"并置。在《乐书》看来,"乐""礼"虽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也是......
本文要旨,以《乐》为首,内在理路,条分缕析,前后相承,七考辨之。“前编”之三考,先秦乐籍,甄别审定,左右采获,辨正关系,为古《乐》之考证,构筑......
陈旸所著《乐书》卷目浩繁,达200卷之多,不仅对《礼记》、《诗经》、《论语》等书中有关音乐的文字进行训义,更涉及乐律理论、舞蹈......
《乐论》为荀子所作,而非公孙尼子.《史记·乐书》、《礼记·乐记》、《说苑》、《白虎通义》等接受、改造了荀子的音乐思......
北宋陈旸所撰《乐书》,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诏给笔札"、缮写进献,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首刊,元、明、清各朝曾多......
本文介绍了陈旸的人生历程:首先就是接受"儒士"的相关学习和锻炼,主要目的是为"为学"、"为官"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是在"为官"的时......
<正> 长达二百卷的陈旸《乐书》,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部大型音乐理论专著,也是对北宋以前的音乐理论一次历史性的总结。《乐书》详......
本论文以宋代乐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学、文化学、图象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宋代乐器作综合分析和研究。全文分上篇和下篇。 ......
陈旸,福建闽清人,北宋绍圣元年贤良科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所著《乐书》二百卷,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上篇以民族音乐学的视......
河南省图书馆藏元刻明印公文纸本《乐书》二百卷,纸背文书均是成化六年至成化九年南京仓场各府卫公文。这批公文既有行政类文书也......
关于《史记》的残缺问题,是历代以来争论颇多且悬而未决的难题。至于普遍认为所缺失的十篇中,“八书”占三篇,即《礼书》《乐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