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论》相关论文
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音乐思想的影响,强调以礼制乐,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追求族群关系的和谐有序。由于受到礼乐思想......
在西藏传统音乐论著中,关于早期《乐论》的作者是谁,以及是否与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乐论》存在某些传承关系有待商榷。学者更......
读魏晋之际大诗人阮籍(210一263)的传记材料,有两处细节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一是《晋书·阮籍传》记载他: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速......
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仁与乐”的关系,一是从“时间”和“空间”的意识出发,探讨原先在《论语》中孔子从“时间感”建构起来的“仁与......
荀子,名况(约B·C·313—283年),是战国末叶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中国古代漫长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许多具有道家思想的音乐理论,它反映了道教乃至道教音乐对古代中国音乐的影响。我们知道,......
先秦儒家乐论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荀子 · 乐论》与《礼记 · 乐记》最为典型.二者思想有承续关系,但在“乐”......
“乐与政”的关系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始终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阮籍《乐论》的思想主题亦是如此。阮籍坚定认为音乐具有“去风俗之......
“荀子,名况,赵人,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称为孙卿”①.作为生活在战国后期的“孔子继承人”,他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却唯独推崇孔子的......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产生的一批文人志士其中七位,他们在文学、艺术、音乐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和成就,本文以嵇康和阮籍两位杰出代......
对于学生的教学成功与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而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都处在一个好奇心强且求知欲浓厚的年龄,这个时期的......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他在音乐美学上也有重要贡献.<荀子·乐论>提出了"乐者,人情之所必......
阮籍《乐论》和嵇康《声无哀乐论》同为正始时期探讨音乐理论的名篇,前者主张原始的和谐,后者主张自然的和谐。这两种和谐理想均受正......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乐论》是一部阐述其音乐思想的重要理论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荀子......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心理审美活动。音乐是通过旋律表情达意,能直接受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净化情绪,纯化感情。音乐具有强烈的情......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开启法家的先驱,他不仅扬弃了诸家学说,立足于时代前列,改革、发展了孔孟之道,而且培育......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动荡,各大学派的思想家纷纷从各自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政治观点,学术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正】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情志”表现为核心的诗学。但艺术的表现要通过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来实现。因此在创作中,表现是指作家营......
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了百姓的深重苦难,同时动摇了儒家思想千年来的统治地位,世态的躁动唤醒了文人的觉醒,涌现了大批的名士,创......
本文拟就吕骥先生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二、三期发表的《(乐记)整理本注译》(以下简称《注译》)提出愚见,与之商略(为......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一切思想家所思考的不外乎人、社会、自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作为主体本身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
阮籍《乐论》,向来研究者多以为是“自然”和“名教”的调和。本文结合阮籍生平、特别是阮籍的《咏怀诗》分析认为,《乐论》中归属......
儒学音乐思想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最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孔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
《礼记·乐记》(以下简称《乐记》)和《荀子·乐论》(以下简称《乐论》)是我国先秦时期两篇重要的儒家音乐典籍,二者的核心都是通......
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是在荀子《乐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从"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礼乐关系"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理......
<正>"乐"古人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崔齐国听到《韶》乐,沉湎其中,以至于三个月吃肉都食不知味,说道:没想到音乐竟然可以美妙......
先秦音乐批评概论(下)欧筱琦三、老庄的音乐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大论战,这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得也相当突......
<正> 阮籍、嵇康同为魏晋名士,同为思想家、文学家,又同为音乐家。阮籍善弹琴,亦能作曲,相传琴曲《酒狂》为其所作。嵇康"于丝竹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社会动荡的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活跃,文化艺术绚丽绽放的时期。这一阶段,伴随着儒家统治地位的动摇以及世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在......
【正】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据《韩非子·显学》),其中主要是孟、荀两派。孟子提出性善论,主要继承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发展......
本文要旨,以《乐》为首,内在理路,条分缕析,前后相承,七考辨之。“前编”之三考,先秦乐籍,甄别审定,左右采获,辨正关系,为古《乐》之考证,构筑......
《乐论》为荀子所作,而非公孙尼子.《史记·乐书》、《礼记·乐记》、《说苑》、《白虎通义》等接受、改造了荀子的音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