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指迷》相关论文
摘 要: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一部宋代与张炎《词源》、王灼《碧鸡漫志》合称为“南宋三大词话”的重要词话,在这部词话中沈义父对......
在词乐尚未消亡,词还入口流行传唱的时候,它是以两种身份而流传存在着的: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是乐化的歌词;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一......
《乐府指迷》是南宋末季沈义父撰写的一本词学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是针对雅词创作而言,其主旨是为雅词创作制作艺术规范。而何谓雅......
词法,即词的创作法则和技巧的总称。词这一文学样式,始于唐,在两宋发展至巅峰,此后文人的词创作很难能超越前代。宋人对词有着丰富......
在古代词论研究中,词学审美范畴的研究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把握词学审美范畴发展的逻辑线索的基础上,对一些......
《绝妙好词》与《乐府指迷》《词源》是宋末著名的词学选本与理论专论,目前学界对三者的关系关注不多。《绝妙好词》以“清丽雅正......
<正>诗文的妙处在于含蓄,古代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多极力追求含蓄美。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
<正>两宋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它拥有众多的词人、丰富的作品、不同的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的确是后世难以与之比并的。按......
<正>高宣扬教授著作等身,虽过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其勤奋程度令我们这些晚辈汗颜。近几年来,鸿篇巨帙接连付梓,煌煌两厚本逾110万......
<正> 卷上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31]①“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初稿为“......
<正>近几年,查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下称《四库》),发现重复、误收和漏缮书共五种。录述如下,仅供读者研究、查阅是书的参考。......
<正>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诗人、学者、画家和收藏家,"著作等身"(李光廷《澄......
<正> 在词的发展史土,苏轼和辛弃疾历来被评论家并称为豪放词派的大家。深入研究他们词风的异同,无疑有助于对他们词作的全面了解......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与姜夔、辛弃疾鼎足而立的著名词家。他的词学主张保存在沈义父的《乐府指迷》里,概言之即要求词作协律、典雅、......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
针对南宋词坛大力提倡复雅的词论,王灼与沈义父也都在各自的词论中提出了求雅的审美标准,标举出各自的审美取向:《碧鸡漫志》将以......
在唐宋词学史上,对词体的认识有一个演进过程:欧阳炯的《花间集叙》之于文人词勃兴的五代,李清照《词论》之于诗词之辨关键时期的......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是宋末元初词坛上的卓然大家。流传的词作三百四十首,在词艺上戛戛独造,素以难治著......
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南宋末期词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总结,具有鲜明的词学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包含了深刻的词学批评理论。《乐府......
【正】 不协律、不入腔,是苏词评价中最早提出的问题之一。北宋以后,讥其为“别格”,或是虽“工”而非“本色”的意见,累见于记载......
<正> 建国以来编写的几部中国文学史教科书和一些文史工具书,在言及宋词和其流派时,常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抑婉扬豪,以此划......
宋末元初兴起了以沈义父、张炎等人为代表的“雅正”词学思潮,其核心是追求词的“雅正”,具体内涵是在音律上要求合于词乐;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