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汉词典》相关论文
陆谷孙1940年生,浙江余姚人。1965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现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1970年......
中国人一直没有停止英汉词典的自主编纂,出版了不少高水平的词典,但在国内英汉学习词典市场上,引进版词典仍然占据着大半江山。为此,我......
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倪传斌刘治标记语是指显眼地置于布告或招贴上的指示、警告、身份证明和其它一般人关心的字或图文[1]。随......
《新英汉词典》历经40个春秋,迄今已有四个版本,每次修订都是一次飞跃。通过对《新英汉词典》进行纵向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各版收......
从双语词典的评价标准看,<新英汉词典>历时25年的再版与修订过程体现了词典编篡原则,即双语词典编篡的科学性、信息性与实用性原则......
本文通过将<新英汉词典>世纪版与旧版及<英汉大词典>进行比照,指出世纪版具有信息量更大;释义更精确、例证更清楚;词目编排顺序更......
插图是词典重要的微观结构之一,具有帮助读者理解释义的作用.本文评介了<新英汉词典>插图的设置、功用和不足,分析了<美国传统词典......
文章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新英汉词典》(第四版)(2009)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五版)(2009)作对比,分析《新英汉词典》(第四版)的......
文章考察《新英汉词典》一至四版在例证设置方面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新英汉词典》的例证逐渐摆脱时代政治因素的影响,例证的功......
文章以评析《新英汉词典》传统为基础,归纳出该部词典"变易"、"不易"、"易简"的特征,并提出此三者融汇而成的"易"道才是《新英汉词典》过去......
文章对《新英汉词典》(第四版)进行评述,介绍其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上的五个主要特色,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提供改进意见,最后展望......
在现代词典编纂学中,用户需求在词典设计和编纂中越来越重要,词典编纂者们也越来越注重用户友好原则。每部词典都有特定的使用群体......
文章将词典话语视为语境重构的过程,以Fairclough的话语与社会互动观以及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观为分析视角,对《新英汉词典》不同版......
陆谷孙同志从事词典工作,始于1970年,到现在可以说历尽了辛苦,学到了本领,开创了事业。这篇文章写出他对文化受戕贼的日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