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相关论文
本文主要从义理方面入手考证周敦颐的理学著作,认为周氏原有著作应包括《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易说》和《易通》,其中《易通......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汇集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生成的主要观点,它基本上融合了儒、道二家的天道观。 《太极图说》非儒家之正统......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宗主.他在<中庸>诚说的基础上,受到李翱<易传>与<中庸>互训方法的影响,援佛道入儒,重新建构了"诚"的理论体......
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人品高尚,学问高深,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互为表里,建立了一整套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名廉表......
湖湘文化是一个内涵深厚的复合体,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个名句出自北宋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时志向高远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今湖南道县人......
诚是周濂溪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为了重塑儒学以人伦为本位的人学,建构儒学的思辨哲学,以应对佛、道的挑战,周濂溪以《周易》经传......
《通书》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说》的进一步展开,其关注的重点为“立人极”,即如何通过修养与教化来体认天道,成为圣贤。在修养论......
文章从周敦颐《通书》的教育理念,在立师之道、教育之则、乐教之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儒学教育的展开向度,进行论析:“师为天下善......
面对佛道对社会人心影响日益深广,周敦颐从儒家立场出发,融通佛道建构儒家的宇宙本体论和道德本体论,并将二者以"诚"内在地沟通起......
周敦颐,道州楼田堡(现湖南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其学术思想被称为......
周敦颐开显宋明道学之源头活水,世人对其研究甚多,却鲜有就其性别思想进行研究者。本文通过对《太极图说》和《通书》两书的分析概......
《通书·文辞第二十八》: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
对于许多儒家经典文本来说,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整体性解释体系中,其文本结构的深层义理才能够得以揭示。《通书》、《中庸》就是这样......
本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篇考察周敦颐《太极图说》和《通书》的流传情况 ,以及历来对两书关系的争议。下篇论述周敦颐在中国哲学发展......
按照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人的品格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小人、君子、贤人与圣人。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描绘了一幅君子的画面,在《太......
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贡献突出表现在理学本体论的建构上。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以"无极"为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