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政策相关论文
从1938年底开始,国民党根据自身需要对三民主义进行再诠释,其目的既要与汪精卫争夺三民主义话语权及国民党之正统地位,更是为了以三民......
摘 要: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局的发展增强了孙中山打败北洋军阀的勇气和信心,遂决定出师北伐。然而,军阀......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 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的新型发展载体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5月24日,财政部下发《......
来上海做寓公rn在民国初一二十年间,唐绍仪可说是声名煊赫,在政坛上极为风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之职,唐绍仪出任民......
张治中 (1890~ 196 9) ,原名本尧 ,字文白 ,安徽巢县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 ,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 ,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随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日趋成熟,三民主义的内涵也经历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摘要]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但是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环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市宝山区支行是一个国家政策性银行,主要办理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贷款,对粮、棉、油购销企业贷款资金......
民革在香港秘密成立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统治集团,不顾国内外的反对,摩拳擦掌准备内战。李济深见和谈再也没有希望,征得董必......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
孙中山先生晚年亲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不料,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急剧......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的“一大”上,孙中山提出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不久,他又给派往苏联考察的蒋介石的手......
1924年至1927年的国共合作,是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內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多次顶住......
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国共联合战线的组织形式,于是,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革命的砥柱中流。......
在中国革命的长河中,有一位长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朋友,他就是被周恩来誉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郭春涛先生。他......
“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新政府,建设新国家”是孙中山的毕生追求的革命理想。从“上书李鸿章”,到提出“三民主义”,以致后来的“三大政策......
邵力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挚友.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前,他热心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歌颂苏俄,赞扬......
在大革命时期,徐谦对三大政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认同到背离、放弃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两面性。徐谦可谓当时国民党内由激进渐......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先驱者中不乏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革命者。柳亚子在20世纪初鼓吹民权主义、民族主义,以......
【正】一、国民革命的胜利 一般所称1924—1927年大革命,当时称为“国民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他在遗嘱中也说:“予致力国......
《黄埔潮》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创办的一份重要的革命刊物。黄埔同学会以其为旗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随后共产党......
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他的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给沉闷、涣散的国民党带来了转机。但它不是孙中山凭......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是扩大内需的三大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家电产业的产业升级。简要介绍这三大政......
陈友仁是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他参与孙中山晚年的许多重要决策和活动,还常常担当孙中山的代言人,他们俩人的亲密关系,在当时是公开......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
据中怡康统计,今年1~2月,包括黑电、白电、厨电、手机及数码、IT在内的"家电产品"国内销售金额同比下滑超过13%。一位家电业资深人士......
<正>2017年10月美联储酝酿已久的缩表计划正式实质性开启,仅2个月后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特朗普政府税改法案。2018年2月22日,美联储......
孙中山经历了多次革命的挫折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探究,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
<正>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在史学界几乎人人皆知,而新三民主义概念的提出过程却鲜为人知。孙中山虽然在国民党一大闭幕词中认为,大......
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起点的国民党清党运动,目的在于恢复右派分子在国民党的党权,“肃清”共产党的势力,并妄图消灭共产党。......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投降派典型。他在辛亥革命时期,背叛同盟会纲领,帮助袁世凯夺权;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背叛三大政策,反......
<正> 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距今整整六十周年。这次大会,政治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级政府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制定合适的公共政策。从......
在西安事变前后,为了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不仅公开发表了许多文章,还以大量书信向国民党各派将领、民主人士、社会各界朋......
【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了广泛地进行有关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宣......
1935年6月,陈云在长征途中接受秘密任务,即作为中央代表经重庆到达上海,恢复和开展党的秘密工作。9月,陈云又受命由上海抵达莫斯科......
汪精卫一生的思想、行为复杂多变。从1905年他在《民报》发表文章,至抗日战争时期,其对三民主义及三大政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
孙中山去世后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三大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十年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