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店相关论文
我曾在1996年写了《最初发表〈论持久战〉英译稿的杂志》一文,刊登在《世纪》杂志1996年第1期。如今这套Candid Comment杂志连同它......
1928年6月,在北平新成立一家“徒然社”。时光荏苒,关于这个社团,多年来似乎少见有人道及。范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
韦柰君忆俞平伯老人,云:“他对我显出极其严肃认真的时刻,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看我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
文洁若先生《冰心,一颗炽热的心》(《上海文史》一九九二年第四期)引老人《致萧乾》六通,闲闲之语,深深之情。惜文先生于信仅止“略加......
<正>该书除了厘清唐诗中的植物学认识误区外,还对唐诗中涉及的动物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唐诗中新确定的昆虫类有27种以上,兽类12种以......
期刊
上海书店印行有郑逸梅老人的《民国笔记概观》一册,介绍民国四十八家笔记史乘数十种,资料翔实,颇足珍贵,惜其误刊误植处亦多,试举一例。......
题目是章衣萍《古庙集》前小序的首句。开卷即可见到,印象极深。 衣萍安徽绩溪人,曾负笈英伦,居于北平,后迁上海,任暨南大学教授。与......
1923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公开的出版发行机构。命名为“上海书店”。其地点在上海华界南市小北门外,民国路振业里口......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继在上海筹建了一些出版机构,并首创“出版社”名称。其中,有的敢于创新,有的精于......
上海书展每年都会展示与回顾一个阶段的热点书籍,其中与上海文化相关的书籍,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门类,同时也颇受书展读者的欢迎。比......
在邵洵美离世40年之后,他的子女以及研究邵洵美的学者共同搜寻得他的诗作百首、文章五百余篇。2008年,上海书店出版了《邵洵美作品系......
山河图书公司是民国时期的一家小型出版机构,最初是从张爱玲的小说《传奇》增订本中知晓的,我所读的是上海书店的影印本,其封面是根据......
汤和与徐达嘻嘻哈哈地把朱重八拉进酒楼,带到席前。汤和拍着胸前的红缨带,炫耀道:“重八啊,看见没——千总!咱现在比钟离县的县太......
虚拟书评,比目鱼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虚拟评论,并非一个新兴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涌现出一些为一部不存在的电影、一本不存在......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
【正】 一九七二年七月,我会收到上海书店转交嘉定县城东公社明墓出土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刻印的唱本《花关索传》(图一)等十一册,......
<正> 一九一四年是因文明戏(早期话剧)最为繁荣的年份而被人们关注的,其中主要标志是,这年的五月五日,即日历四月十一日,上海新剧......
<正> 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和"马克思全书"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而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又促使......
“大巧若拙”是道教从道家继承下来的艺术美学观点,“忘笔知书”是道教在此基础上创造的艺术技巧论,“不能者听”是道教提出的艺术鉴......
【正】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建立以来,对宣传和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十分重视。就1921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来说,就先后设有新青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这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也......
论道教美学人格理想潘显一当人为宗教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
<正> 当下中国,欲望的活跃与文化的焦虑形成了一个共在的奇妙景观。面对欲望、文化何为?这是今天的一道重大文化难题。欲望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