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相关论文
[关键词]元代,太子,中书令,职权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54-05 一、问题的提出 ......
摘要:“政权”一词,古今词义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古代君王“交出政权”一般指的是江山易主。而唐代李隆基不理朝政,只是把处理政务的权......
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中,以史学名世而又对唐代文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应首推陈寅恪、岑仲勉二先生,其间岑仲勉先生以考据见长。他以大......
提 要:以中书省卷轴为代表的王室档案是中古英格兰史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史料。在中书省卷轴中,重要的有“公函卷轴”、“密函卷轴”......
历代统治者都清楚“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很重视秘书人才的选择,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是不同朝代的选择标准不尽相同......
唐太宗是个优秀的人力资源总监唐太宗刚登基时,整个朝廷的官员结构都在建设与调整之中,把手下的有才之人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够......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拟擢升朔方行军大总管牛仙客为尚书,遭到中书令(宰相)张九龄的坚决反对,认为“牛仙客本河湟一使典,目不识......
耶律楚材其人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法号湛然居士,晚号玉泉老人,元代的朝廷重臣,为成吉思汗、窝阔台两朝做出重要贡献,官至中书......
岑文本,字景仁,出生于官僚世家,是唐太宗最赏识的几位重臣之一。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很有才华和智谋。十四岁那年,其父岑之象被人陷害入......
房彦谦的“所遗子孙,在于清白尔” 有句古语大意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国家就有希望。唐朝初年,泾阳县县令房彦谦就是这样一个不贪......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山东临沂人,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为王羲之第七子。历任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褚遂良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
写公文不仅不能掉书袋,而且不能卖弄才情。所谓卖弄才情,就是把自己知道和想到并能体现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内容毫无保留地写进文件之......
据《旧唐书·文本传》记载,唐人岑文本被皇上任命为中书令,回家后,却一脸忧色。他的母亲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说:“......
“五花判事”只是唐初行政公文制度中的一种办事程序和方式,但唐朝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这样历史上传颂的升平局面,由此可见一斑。其......
为官者应该给子女留下 什么,这是一个沉 甸甸的话题。南朝有个徐勉,梁武帝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左仆中书令。他虽官居显职 ,却从不营......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今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
本文着重考证敦煌第220窟贞观十六年壁画中皇帝右边官帽上插着"貂尾"的大臣的身份.笔者证以"至尊朝会登殿,侍中常侍夹御,御下舆,则......
近日读史,看到几则故事,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脑海便浮现出“保持纯洁”这几个字来。 几则故事为: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
<正> 唐代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在我国诗苑史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一生所作诗歌极为丰富,传世之作有《白香山诗集》,“凡二千八......
郭子仪为中唐名将,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郭子仪之所以能够......
辽初中书令是在契丹建国前后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从唐朝职官体系中引入辽朝南面官系统的。其设置具有特殊的历史条件及必要性。这决定......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的朝廷重臣,为成吉思汗、窝阔台两朝作出重要贡献,官至中书令,晚号玉泉老人。 为什么耶律楚材要以玉泉为号......
【正】 昭和五年春,重游燕京,有幸拍下了《大唐六典》的宋刊残本,抄录了傅(增湘)先生手校的校宋本《通典》,宿愿得偿;八年六月,在......
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殚精竭虑、忠于史实,虽受辱而不改其志,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影响深远。......
<正>一九七二年春,在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临川长公主墓中,随同墓志,一道出土了两通诏书刻石:一通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封......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翻译第3题“中书令缺,大将军咨问朝臣:‘谁可使者?’“中“谁可使者?”一句,参考答案是“可以补任的人是......
<正>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居士,为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尚书右丞耶律履的儿子。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生于中都燕京(今北京)。因......
<正>〔元〕脱脱等奉敕修撰《金史》近百万字,是全面记载金朝兴亡的一部史书,所据资料较为宏富,既有国史、实录、当代人著作,亦有此......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字少卿)的一封信,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之外的一篇不可多得的“雄伟奇谲”的名文,历......
全文共分六篇。 本文以唐玄宗时期太子废立与中书令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以唐玄、肃之际中枢政局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考察了(1)中......
唐玄宗时期的"三庶"之祸,是开元中枢政局中发生的重大动荡.但它何以发生,是否果如旧史所谓皇帝听信了宰相李林甫之言那样简单?何以......
温彦博(574—637),字大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早年曾在隋朝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幽州司马,后随罗艺归......
中国古代帝王身边属于体制内的顾问官[1]大致有三种,一是供奉官,二是侍从官,三是博士官。前二者的特点都是亲近皇上,以备咨询,且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