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相关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主......
《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鄢一龙、白钢、吕德文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伴随中国进入新时代,党在国家......
[内容提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种种羁绊,他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有中国特色、进......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西方学者开始反思现代民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商民主成为了西方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协商民主理论可以弥补自由......
尽管在古代社会人类就具有系统思想或系统思维,但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系统论是在20世纪诞生的。系统论诞生后,对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
本文就中华烧结砖瓦业的数千年历史过程进行了回顾,简介了该工业近现代发展的历程,阐述了60年来的中国砖瓦工业复兴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规律具有密切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下,我国要对......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齐体制已初步确立,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并将引导国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国民经......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党报党刊为核心,以广播、电......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主题和战略任务.提高国有建筑施......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起始于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一般原理用之于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其规律和发展的认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
方志敏,1899年8月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
这是一篇可以放在“土改文学”谱系中进行评价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写“土改”的作品为数不少.在主流的革命史的叙述中,“土......
背景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一篇充满传奇色彩的文章,誓死保卫中央文库的陈为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陈为人,原名陈蔚英,1899年9月26日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对外开放问题邓小平同......
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座金矿.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促使我们理论研究者要想在前面,对这一......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撰写了大量的祭文、挽词、唁电和纪念碑文,其中以挽联居多。毛泽东知识博大精深,古典文学造诣极高,在拟写祭文、挽......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每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基本作用在于其能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是非标准。不同意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确立工作重点和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成为当之无愧地中国人民和......
“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这一专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 :通过系统地发掘和研究刘少奇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思想理论成果 ,为我们今天的......
自1951年7月建立,山东省监狱机关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来,全省监狱机关在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做出了非凡......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高级形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初级阶段,未来将历经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社会建设任务。这是一个在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时代性、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对客观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回应。客观实践不断变化,要求认识必须不断随之更新发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察、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半个世纪以来的突出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主义完成了从复制到创新的巨大飞跃,只有始终......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以苏为鉴"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端,形成和发展了八大的正确路线与方针政策......
今后5年,小城镇在新型城市体系中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将充分发挥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浙江吴县进行调研之后发表了一篇名......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学习......
毛泽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探索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他将自己的道德理想渗透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制度与政策中,并以统......
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有了全新定位。这种定位主要表现在共同富裕、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市......
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从一个经济、技术、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脱胎而建立起来的。中国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总......
从哲学角度审视,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必须摒弃崇尚对立和斗争的斗争哲学,以同一性为主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必须摒弃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政党政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治文明具有其自身发展的......
阐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贡献,以及他们之间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
1956年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带领中国人民比较顺利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监督”的特点和优点──兼同西方的多党制、两党制比较张锡岭"政党监督"机制是现代政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
我国经济法几经挫折和磨炼,最终被国家立法确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一个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