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相关论文
建筑作为社会精神和文化的物质载体,被视作时代中各类信息的表征。中国近代社会在全球格局的巨变下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受西......
“浙江庆和昌记支店旧址”位于南京市太平南路382号,是民国时期经济实力雄厚的“宁波帮”商帮在南京所开设的一座三层的精美的银楼......
1901年中国境内最早的工程师组织——中华国际工程学会成立于上海,由在华的外国人创立,旨在促进中国的工程近代化和提升工程师的专......
建筑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它们从各个层面承载着其所处时代的重要信息。中国近代建筑则充分的反映了在交流与冲突的时代......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以崭新的艺术面貌出现,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跨越了欧亚大陆,同步传播到了中国,并形成了独属中国的地域性特征。新......
亲爱的同学们,经历了中考的洗礼,这个暑假终于可以真正轻松一下了,还等什么呢?赶快收拾好行装,先从离我们不远的省内几个城市走起......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老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其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甲......
【内容摘要】工业遗产保护始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并成立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近些年来,随着对文化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国......
20世纪50年代,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农业基础,纺织业成为郑州的支柱工业并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产业辉煌。郑州第三纺织厂是其中......
国立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但学术界对校园总设计师开尔斯一直所知甚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开尔斯的记......
8月7日,建筑学家葛如亮教授的珍贵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举行。葛如亮教授的遗孀贾方女士将这批珍贵的档案资料捐......
总统府 符号江苏·口袋本系列之一 作者:刘晓宁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总统府位于南京市长江路,......
当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稀缺资源时,台山环境保护的价值就得以体现,而且这种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近年来,许多到台山投资的大企业,看......
长期以来,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学术的特殊贡献因与梁思成相提并论而未能得到中国建筑界的足够认可。在文学界十分重视林徽因,文娱......
近代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了艰辛的转变历程,传统社会要转变为现代社会,必须依赖于文化的转变。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建筑文化,也开始了......
本文在对比中西建筑行业构成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近代建筑师产生的三条途径——中国传统工匠的转变、中国工程师的转行和专业......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是古老而封闭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的时代大潮中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相袭已久的传统建......
一个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建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建筑有......
在中国近代时期,建筑事务所衍生是渐进的过程。较早时,中国近代建筑从业人员于19世纪末起在洋人的设计机构工作,于1910年代自行创......
文章聚焦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相关建筑活动,考察早期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和产生的影响。文章追溯了现代建筑作为新美术思潮......
该文通过质疑这种目前仍然有着巨大影响的“欧洲中心论”,认为将用来评价中国近代建筑所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评价中国的近代建筑......
文章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研究存在的方法上的局限性,即:受西方建筑历史研究影响的形式风格分类的研究方法,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进入中国。为贯彻"四育"(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宗旨,青年会开展了有目的的建造:选址于中国城市的中心......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原属清末创办的广东士敏土厂之一部,因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此设立大元帅府而得名......
孙支夏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建筑师之一,是实现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向现代建筑师过渡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南通总商会大......
<正> 一、命题阐述(一)分期标准众所周知,建筑是有实用功能的技术产品,也是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产品。建筑的民族形式是一个......
<正> 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指示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并强调首先要懂得“昨天”,“对于近百年......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建筑行业保留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结合、优化的方式融入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各方面的......
2016年5月14日是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理论家、建筑史学家汪坦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当日在清华大学建筑......
"西装戴红顶花翎"这句对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尖锐批评出自童离——一位出身满族的中国现代建筑家之口。这句话就体现出一种复杂性......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建筑全面现代化的早期——"近代"——历史的书籍,起名《中国近代建筑史》。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书名的四......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国近代体育馆的研究以单体案例研究为主,较少研究其空间模式及特征。以中国近代体育馆作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
<正>一、"近代专业户"我跟中国近代建筑好像特有缘分,头些年参加的建筑学术活动,接触的都是中国近代建筑。第一次是参加建筑工程部......
南京中山陵设计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国际设计竞赛,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获得头奖。吕彦直学贯中西,采取"以中为主,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以......
十六世纪封建社会末期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建筑开始在中国陆续出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
由第一代建筑师所开创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所呈现的既是各项建筑事业的创立,也是各种体系之间的传承;受到的影响既来自于西方,也来......
中国近代教会建筑的适应性策略是以西方建筑的空间模式、构图法则和建筑技术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使建筑形态呈现中西混合......
对中国和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方案按三个层次展开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中国与韩国近代建筑史分期研究的时限问题;其次,分析中韩两国近代......
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高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