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动机相关论文
十九世纪末以来,拉格泰姆音乐便传遍美国甚至世界各地,影响了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但直到现在,从有着“拉格泰姆之王”称号的乔普林......
“主题-动机”式作曲技法是调性音乐共同写作时期作曲家们普遍遵循的原则之一,同时,主题与动机也是表达作者乐思的重要手段之一。......
《F大调大提琴奏鸣曲》(Op.6)是理查德·施特劳斯为大提琴所创作的唯一一部奏鸣曲,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本文以该部作品的第一乐章......
在传统作曲专业的系统学习中,对于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四大件的学习是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内容。应在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
声乐套曲《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无调性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早期表现主义代表作。本文以勋伯格《月迷彼埃罗》中第十五首《......
以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21号作品集中的一首——《多么美好》为对象,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其中将对该曲创作本体中的曲式结构,旋律材......
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的......
儿童音乐剧对于少年儿童,既是一种现代技术综合的多元化舞台体裁,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和陶冶,适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同时它......
本文通过分析杜兆植先生的蒙古族风格女声合唱《圆顶帽》和《诺恩吉雅》,着力于探究蒙古族民族音乐在保留其典型的民族风格特点同时......
斯克里亚宾晚期的创作偏向神秘色彩,善于把"神秘和弦"作为他作品中的调性中心.本文主要从节奏音型的对位、主题动机的发展以及"神秘和......
即兴曲是浪漫派钢琴特性小品之一,是流行于十九世纪初期的一种器乐体裁。舒伯特在1827年完成了 8首,成为了钢琴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为中国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思想,很多作曲家开始关注和尝试用现代音乐表现手法进行创作,著名作......
克洛德·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风格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富有娴熟的创作技法和丰富的演奏技巧......
作曲家姚恒璐在创作时力求在能够保持民族风格神韵的同时,又用种种新的作曲技法语言构思,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部作品就是......
《十二生肖》是作曲家姚恒璐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创作出的钢琴组曲,每首乐曲在主题动机与节奏节拍上都尽显特色,力求刻画......
刘文金先生在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时,结合调性思维的方式,将民族音乐中的“声”的润饰技巧,扩大地运用在音乐的陈述,展开及结构......
<正>歌剧《卡门》是18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讲述了吉卜赛女郎卡门与青年军官唐·何塞的爱情悲剧。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广场......
【正】 贝多芬于1824年写成他的杰作第九交响曲,由于用了一个大乐队和一个混声合唱队,另加四个独唱歌手,又因为第四乐章的结构异乎......
马勒晚期创作的交响曲包括第八、第九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三部作品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主题动机的对位化处理,本文通过主题动机的特......
卡佳·萨利亚霍(Kaija Saariaho 1952-),是享誉世界的现代音乐作曲家、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芬兰/法国)作曲家之一。她的创作领......
日本影片《绝唱》是1975年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根据作家大江贤次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爱情题材影片,由西河克己导演,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主......
<正>一、动机动机可以理解为音乐中的"词汇",是旋律的"种子"。所以,在创作之初,作曲家都非常在意,首先要把主题动机写好。许多优秀......
莫扎特和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一并被认为是室内乐中的精品,其音乐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明亮、愉快和安详,但同时包含着更深刻的悲剧性的......
本文以梅特纳中期创作的《d小调钢琴童话》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作曲技法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诠释作品,为今后的音乐教育者或爱好......
《g小调弦乐四重奏》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唯一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德彪西独特的风格特征也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以《g......
弗朗西斯·莱是法国当代著名电影作曲家之一,擅长剧情片中爱情题材的配乐。其作品具备浓郁的法国传统浪漫情调,把旋律美发展到了极......
徐仪这个名字,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关心第12届“上海之春”的音乐爱好者也许已注意到了,徐仪曾屡次出现在1986年5月......
塞扎尔·弗兰克作为“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重要创始人,为复兴法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法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人......
《探戈·棱镜》是日本作曲家石井真木(Maki Ishii)于1987年创作的一首献给著名手风琴演奏大师御喜美江(Mie Miki)的手风琴独奏近现......
<正> 《夜景》写于1947年春季,是一首标题性乐曲,意图表现静夜湖边,林中夜莺鸣啭,一位诗人独自在湖边吟咏徘徊,时而哀伤,时而激昂,......
厄恩斯特·克然涅克是20世纪一位复杂而多产的作曲家,本文通过对他的一套十二音序列钢琴小品中的第三首《暴雨天漫步》的解读,分析......
通过对希纳斯特拉"特征和弦"构成的分析和阐述,同时结合《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四个乐章主题动机发展加以论证,从而发现希纳斯特拉"......
《第五交响曲》(“命运”)是贝多芬创作的最具天才特点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仍然采用古典奏鸣曲式写成。该乐章显露出他在艺术创作......
本文选择匈牙利作曲家乔治·利盖蒂(Gy(o|¨)rgy Ligeti)的第一与第二《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涉及两部作品的背景介绍......
勃拉姆斯这位反潮流的音乐家,他即能用音乐表达出一种哲理反抗对当时的不满,也能利用纷繁复杂的音乐织体、委婉动听的和声配置创造......
本文主要从音高角度分析了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写作逻辑,并且针对每个乐章有所侧重。首先,对杜鸣心学习以及成长经......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他......
圣桑的《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号是他所写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部。作品秉承了圣桑创作的一贯特性,既有激......
<正>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世界中,"先锋派"作曲家们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格迥异的作曲技术,推动着20世纪音乐大潮滚滚向前。但是,在这......
本文旨在对莫里斯·贝雅代表作《波莱罗》主题动机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分析,着重论述该作品从主题动机发展到舞句过程中形式和意义上......
在20世纪作曲家中,布里顿的和声和旋律语言既在传统调性当中,但又具有其独特之处。在他的创作中,核心主题动机材料往往是及其简洁且赋......
本段旋律基本来自主题动机与乐汇,乐曲结构严正,调式显明。③为主题动机③的扩大、简化和变奏。本段所采用的主题动机或乐汇,都来......
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Alfred Garriyevich Sehnittke,1934-1998)是二十世纪中期俄罗斯新时期现代音乐的......
德籍匈牙利作曲家乔治·利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是20世纪西方先锋音乐阵营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继李斯特、巴托克之后匈牙......
复调作品是音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音乐体裁。本科阶段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开设的《复调基础理论课》对于学生复调感的培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