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织体相关论文
摘要 《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巴洛克时期器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套作品的音乐风格很好地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
本文以巴托克《第五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弦乐四重奏这一特定体裁的声部组织方式、主题陈述方式以及与声部的......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他是浪漫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现代音......
塞缪尔·巴伯是20世纪美国专业音乐史上一位独树一帜的代表性人物。他既不像同时期的其他作曲家一味的追求现代创作技法而摒弃传统......
【摘要】河曲民歌在中国民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无穷的艺术魅力,被全国音乐界所公认,《羊倌歌》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混......
巴赫的作品以当时的德国市民生活为基调,处处表现了人道主义内容和世俗的性质.其艺术成就,特别在复调音乐上成为音乐史上的集大成......
莫扎特是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非常丰富,其中《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是钢琴学习中必弹的教材,具有不......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斯基(Krzysztof pendenreski,1933-),波兰的著名作曲家,是现代“波兰乐派”的创立者之一,是当代最具影响力和创......
(接上期)从第九小节开始,主音上行三度,转到E里低亚调式,音乐进入B部分,主题动机转到第三和第四声部,第四声部局部模仿第三声部,这里运用了......
<正>(接上期)下表反映的是《第一》第一部分"幻想曲"第1-143小节中音乐材料的组织关系。各材料交叉进出,体现了一种大范围的速度对......
<正>原创民族歌剧《回家》讲述了台湾老兵罗旺篼"离家、想家、安家、寻家、回家"的感人故事,以历史年轮和海峡两岸作为时空轨迹和......
为16位演奏家和3种人声吟诵而作的室内乐<惊梦>①,是徐孟东教授②受前苏联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语言学家巴赫金(Mikhail.M.Bak......
从1588年到1630年左右,英国牧歌的繁荣时期只有半个世纪不到。1630年之后,虽然那些创作牧歌的作曲家还在世,但他们并没有发表新的......
合唱文本是作曲家内心乐思和情感的具体表现,是指挥和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无论是指挥还是演唱者,都应该深入研究作品文本中的情......
《鱼美人》是钢琴组曲中的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文章介绍了《鱼美人》的创作背景,并从和声......
序列作品脱离调性而很难使听众抓住主题的旋律特征,因此,通过不同的模仿技术对"变化多样"的旋律加以听觉上的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连同他的新教精神一道,将对上帝的敬仰之情、对音乐的奉献之心融为一体......
【正】 前言有人称二十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几乎持续处于现代主义者的实验阶段”。在各种实验之中,较成体系、影响广泛而持久、在......
《献给孩子们》钢琴作品集诞生于巴托克创作的"成熟时期",从作品名字解读也能看出,这部作品是巴托克广泛吸收匈牙利民族音乐,从中......
20世纪是探索创新的世纪,淡化共性是20世纪艺术领域的共同特点。众多作曲家在承递了音乐传统精华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不同的方......
<正> 二、双调性与多调性的复调结合双调性与多调性是由横向线条的复调结合而形成。虽然这已成为二十世纪复调音乐的创新特征之一,......
<正>中国人近年来出书频仍,出版业一片"繁荣",音乐界也不甘落后:一些自称、被称"音乐人"的新新人类把持传媒,铺天盖地地剪辑歌星逸......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
逆行对位、逆行模仿以及逆行倒影模仿是复调技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在西方音乐历史进程各个阶段发挥过特殊作用并与各种艺术思潮风......
钢琴创作是郭祖荣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作曲家本人统计,目前已有手稿及出版的钢琴作品有三十多部,约占其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
<正> Ⅱ 我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发展 从1949年到1976年的这段时期,我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复调思维与同时期中我国复调理论的......
<正> 《夜景》写于1947年春季,是一首标题性乐曲,意图表现静夜湖边,林中夜莺鸣啭,一位诗人独自在湖边吟咏徘徊,时而哀伤,时而激昂,......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在他创作的钢琴练习曲集《小宇宙》中展示了他一生主要创作思维与创作手法,《小宇宙》是巴托克对自己音乐创作......
<正> 由多个乐器声部合奏的民间器乐合奏音乐,其织体写法有:齐奏性、和音性、支声性复调、模仿性和对比性复调等。一、齐奏性乐队......
多年来理论界对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的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着肖斯塔科维奇在这部作品中使用的D→S→C→-H(D→bE→C→B)四......
<正>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理论家撰写了不少著作,不厌其烦地详尽介绍创作复调音乐所需要的种种手段。对学习者来说,这固然是十分重要......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超多声部复调现象正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不同研究视角下的理论、概念相继出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
二十世纪赋格的多元发展于苏贤序言二十世纪是赋格再现辉煌的一个世纪。在这近百年中,不论是将赋格应用于其它体裁的音乐中,还是作为......
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艺术歌曲集音乐和文学于一身,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整体而言,我国艺术歌曲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一,......
<正>作为2016年汉堡"中国时代"(China Time)艺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月11日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作曲理论学科团队和汉堡音......
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于苏贤20世纪作曲家在扩展音乐创造性因素的探索中,将注意力投向调性领域,已成为追求现代观念的特征之一。下面......
<正> 二次大战后,世界乐坛上出人意料的事情之一是一群波兰作曲家脱颖而出。其中,最早出现的就是鲁托斯拉夫斯基(1913一),他与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