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师范教育相关论文
陶行知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最早提倡者和创建者,他所推动的乡村师范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国社会改造培养了济......
"五四"运动之后,乡村教育思想兴起,乡村师范教育作为乡村教育的"母机"发展起来。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积极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经历了初创......
针对乡村师范具有鲜明的乡村性、师范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提出了"三元教育"特色的乡村师范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即立足生活教育,激活师......
民初的师范教育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中等师范教育中的幼稚师范教育、乡村师范教育,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中等师范学校的......
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的师范教育开始注重乡村,表现出了独特之处。其培养目标不仅注重乡村教师的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批知识分子下乡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金海观是下乡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他的领导下,......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农为主,因此“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兴亡和政权更迭的重大问题。进入近代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纷纷寻找救国的出路,教育救国思潮兴起。乡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知识......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
中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过程,在中与西的交流与碰撞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反复与纠葛中,新教育从无到有,渐成大势。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乡村师范教育在中国兴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师范教育逐渐被纳入国家学制体系。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
乡村师范教育运动,从20世纪初期萌芽,2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30年代鼎盛,40年代衰落,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退出中国大陆为止,持续了三......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他给予师范教育"国家所托命"的地位,提出以培养"第一流教育家"为师范教育的目标,确......
20世纪20至30年代,知识分子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运动,陶行知先生倡导以生活教育理念改造乡村社会,推进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兴起了一场乡村师范教育运动。它是在乡村教育家的试验与改革下,在国民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而兴起的以专门培养乡村......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
<正>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了一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极为丰......
自清末新政以来,我国便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征程。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而乡村教育在向教育现代......
我国设置农村教育硕士的目的,在于适应农村教育实际培养合格的农村教师,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培养方式缺乏自身特色和农村教育硕......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中具有鲜明的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的特色,对当前我国培养乡村教师和建设乡村教师队......
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师范教育运动浪潮的影响下创建的,旨在专门培养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育,改造......
中国的近代师范教育,曾经历了一段特殊而重要的发展过程,就是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乡村师范教育是一种办在乡村,专门培养......
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前数年间,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这就是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乡村师范教育的产......
黄质夫先生(1896-1963),江苏仪征人.早年以第一名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他从1924年起,......
师范学校诞生于清末,一开始就担负着培养师资力量与改造社会的重要责任。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勃兴是当局推动和时代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