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相关论文
刘是唐代政治史和科举史上的著名人物。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刘应制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在对策中痛言宦官专权之害,言辞激切,无所......
滕固(1901—1941)先生英年早逝,有些像德国天才薄命的意味。确实,仔细盘点先生遗作,我们要承认,滕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过早凋零的艺术精......
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进行城市攻坚战,以“瓷器店里打老鼠”的作战方式和大无畏的革命牺牲......
我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跳舞,曾经自费先后进入两所传授正宗交谊舞的学校,潜心学舞,终有所得,兴之所至,自寻乐趣,积极向健康投资,于学习、工......
《邱县刘氏族谱序》是洪亮吉的一篇佚文,乃应刘大观之请,嘉庆六年至十年间所作。两人嘉庆元年夏初次觌面于京师,后以文章道义相切......
介绍了清代常州名士黄仲则与洪亮吉的生平经历,梳理了其相识、相交乃至相知的全过程,分析了其友谊生发的主客观因素及其交谊特质,籍此......
本论文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教授为参加台湾今年下半年关于弘一大师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而撰写的.现征得先生同意,惠允首先在本刊发表......
汤显祖和赵邦清交谊深厚,自赴京上计途中相识,最终结为终生的朋友。他们在政治、文学上交往较深,有着相同的政治思想和治县实践经......
天然函昰传法弟子为著名的"海云十今"。澹归与"八今"(今无、今覞、今摩、今壁、今辩、今、今遇、今但)有交往。他们以诗文相砥砺,形成了......
金晓郝(金景芳)和金静庵(金毓黻)是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相识、相知。进而结成“甘苦与共......
余靖《武溪集》中,保留了大量余靖与乡中士大夫及府县官员交游的诗文,解读这些诗文,我们可了解到余靖成长的环境.正是这些乡贤前辈......
抗战初期,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内迁至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期间曾与湖南名贤曹典球先生诗文酬唱,互致倾慕,留下了一段弥足......
朱彝尊与王煐订交于京师,重逢于岭南,相会于苏州,其间,颇多文酒之会、诗文过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王二氏身世相类、出仕相似,......
胡怀琛(1886—1938),安徽泾县人,号寄尘,南社骨干成员,在晚清民国文坛、新闻界、教育界和学界均有声名;其著述颇富,计有170多种,涵盖......
郑伯奇和王独清是同属于创造社的两位陕西籍作家。他们因对于民主革命的向往和共同的文学理想而结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独清在关于......
1914年,王卓然在奉天读书时,加入基督教青年会,与梅佛光、吴竹村、阎宝航、杜重远、卢广绩、王化一等人相投契。他们倡导新文化,成为沈......
章学诚于《书坊刘诗话后》中,指袁枚《随园诗话》中所言与画家童钰的生死交谊为诬。然而章氏与袁枚不同,文集中除此之外,绝无提及童钰......
一般认为,1918年夏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友朋中夏丐尊与马一浮助力最大.1998年发现的'弘一大师致叶为铭书信九通',......
熊十力与梁漱溟均是20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师、哲学巨擘,二人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旨趣并不相同,交往也时疏时密。然而,他们都极为关注民......
袁世凯与严修对清末直隶乃至全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人自小站练兵结识后,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上,志趣相投。袁世凯接受严......
词学大家夏承焘交谊广泛,他在词学研究上的成绩,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词学前辈及同辈的互相切磋。夏承焘与陈思的交......
一、师生交谊13年在这里,我追忆敬爱的导师彭明教授最后13年的生活片断,是实实在在的师生交谊的13年。我之所以把自己对导师的追忆“......
父亲周汝昌和启功先生有多年的交谊,他们之间有许多趣事,也有不少雅事。我见过启先生写给父亲的信,开头的称呼大抵是“玉言我兄师......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对整个中国的哲学与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李贽与安徽的关系,从他对安徽历史名......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与王巩多有交谊,二人诗歌互答,志趣相投。钩稽带有“组诗性质”的诗作,既可观苏、王二人在徐州相约、相会过程......
黄宾虹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与艺术家。他于书法、绘画、诗文、文物鉴定、金石印学都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金石印学方面,对六国文......
苏轼与范镇家族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多重关系:同乡、门生、亲戚、同僚等。虽然这些建立在地缘、血缘、业缘基础上的关系很重要,但......
<续同人集>卷二和<焦轩随录>卷五中刊录的<蒋太史答随园先生二书>为<忠雅堂文集>失收之作.此二书作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正月,真实......
对汤显祖交游的研究,新城的邓远游(名淡)是汤晚年至为重要的忘年交,但论及者寥寥。汤的诗文涉及与邓的交往仅存三篇,但记下了他们结识的......
魏源与邹汉勋青少年时代都生活在望云山麓,有相似的爱好,交往密切,交谊深厚,互有影响。...
李大钊和章士钊交谊深厚,他们不但经历了在日本的相识、相知,而且经历了在北京的互助合作。尽管后来因为政见分歧二人分道扬镳,但......
当代著名学者李埏是钱穆先生的学生,自1936年在北平师大听钱穆讲秦汉史、亲承謦欬以来,李埏曾四度随师问学,聆听教诲,师生俩保持了......
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临创作品自成面貌,其金文也成就斐然,但相较于《石鼓》却数量稀少。对比其早年与晚年的《石鼓》临作,......
<正>邓石如于书法篆刻以一介布衣而开宗立派,并以实践开碑派之先河,当时目为奇人。先看几则先贤之评价。关于其书法:邓石如篆法以......
张之洞和梁启超均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先是相知和相互倾慕,维新运动促成了二人携手合作,建立师生交谊和相互借重.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