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相关论文
《刑法》总则第十三条但书能否直接被援引作为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出罪依据,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比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对此,理论......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驾驶行为评价为危险驾驶罪,该罪是刑法中的轻微犯罪。自该行为入罪以来降低了醉酒驾驶的违法行......
但书规定的行为,由于达不到不法或责任的程度、不符合犯罪构成而出罪。但书出罪既不同于达不到不法或责任程度因而不符合犯罪构成的......
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极度扩张,审判实践中出现“可罚与不可罚帮助行为混淆、中立行为犯罪化”和“重罪行为轻罪化”的现象......
全球化、中国崛起与法制现代化 公丕祥 在全球化和中国正在崛起的背景下,椎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显然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摘 要:“醉驾型”危险驾驶罪采用抽象危险犯的立法形式来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益进行提前而周延的保护,但实践中存在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
书居住的地方,除了图书馆,还有书店……但书最好的归属,应该是人的记忆。阅读过,思索过,体会过,检验过,书里的灵魂便会永生跟随。这才是书......
醉驾案件的快速增长,带来司法资源分配失衡、效率与公正冲突、前科负面效应扩大等一系列实践问题,由此导致对醉驾行为的法律规制陷......
既有刑法理论多将利益衡量原理限定为违法阻却的实质根据而未在其他犯罪构成层面展开.利益衡量欲成为一种能够指导刑事案件裁决的......
该文试图分析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这些关于处理轻微犯罪的不同模式中,他们是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中国的但书能否借鉴可罚的违法性理......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鉴定中,医学会鉴定和法医学鉴定两种形式之间的异同.方法调查两组分别由两种鉴定形式所鉴定的医疗纠纷案例,对材......
在坚持结果无价值的前提下,刑事立法日益注重行为无价值,从而将扒窃入罪且不限数额和次数.扒窃入罪应当更多注重“扒手”的主观恶......
【摘要】 我国刑法对犯罪概念的定义主要是通过《刑法》第十三条来体现。对于其“但书”,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
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受到了苏俄刑法中犯罪概念的附则规定以及相关刑法学说之启发,但不是对苏俄刑法规定的完全照搬.我国......
危险驾驶罪中“道路”的含义要应《道路安全法》规定相一致.单方追逐行为完全可能构成本罪,追逐竞驶也不必以超速行驶为必要.对于......
自5月1日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和驾驶......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行窃之规定引起了学术和实践上的争议。通过对扒窃的概念界定,作者展开分析刑法第264条的表述,进而讨论第264条......
传统的犯罪构成只包含积极的构成要件,这与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和刑事司法的实践不相吻合,立足刑事立法,面向司法实践,应该将刑法第......
本文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探讨对"有(无)逮捕必要"的理解和适用,并指出在审查逮捕文书中阐述"有(无)逮捕必要"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中但书的规定,从理解和适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澄清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理论上关于刑法第13条但书的出罪功能历来存在诸多聚讼,实务界虽然已经广泛认同适用但书予以出罪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在司法中作为犯罪概念的出罪式保障,与大陆法系阻却责任事由、主观违法要素方面的研究一直鲜有人问津。通过探......
国际贸易法律文本中有很多但书条款。通过中国法律文本和国际贸易法律文本中但书条款的比较分析,阐述但书条款的功能、表现形式和应......
醉驾虽已入刑,但关于其是否一律入刑的争论却仍未停止。从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来看,醉驾入刑应符合《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即情节显......
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我国但书的一些问题,首先重点论述了但书的内部结构,接着讨论了但书中包含的行为的性质。最后,针对但书的一些......
摘要:在具体个案中,凡是符合刑法分则所描述的犯罪主、客观构成要件(包括定性、定量因素)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能援引刑法第......
与结果犯相比,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模式能够通过扩展法益范畴实现法益保护。部分抽象危险犯是允许反证的,且可以通过法益论和规范论两......
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了我国刑法入罪限制条件,是我国刑法犯罪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务中不乏适用“但书”出罪的案例,但是......
“但书”,是指立法表述中以“但是”、“但”作为转折连词,用以表例外的条件或行为的前提的句法模式。在中文法律文本中,“但书”以“......
无论从刑事立法、客观情况、社会相当性,还是从危险驾驶罪的性质上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都不能说是纯粹的故意或过失。危险驾驶......
"两高"新近颁布了盗窃油气案件司法解释,其中第3条第2款规定:"盗窃油气,数额巨大但尚未运离现场的,以盗窃未遂定罪处罚。"通过分析......
刑法第13条但书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有所限制的,根据行为性质及刑事立法对具体犯罪的规定方式,但书的适用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刑事立法将实质理性转化为形式理性,因此刑事司法中应遵循形式理性的要求。但鉴于形式理性之法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故在刑......
立法定量模式与司法定量模式,各有其道理。通过但书规定的补充作用,我国《刑法》第13条最终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二重犯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