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论相关论文
《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是一部对“正在重读”的经典作品的阅读记录。施莱格尔说过:“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
我校文学院高群博士的学术专著《修辞论稿》于2012年5月由黄山书社出版。作为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跨学科视野观点的信奉者,作为......
今年是先师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问世70周年。最近重读这部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再次受到其中理解修辞论的启迪。望道先生从20年......
【正】 沈义父(1225—1264),字伯时,一字时斋,震泽(今江苏吴县)人。南宋理宗嘉熙元年曾任南康军白鹿书院山长,宋之后隐居不仕。所......
“爱与怨”构成了宁夏“花儿”的对立修辞论。其主要表现为“肠断未忍收,眼穿不欲归”的爱情悲歌;以泪示爱的生命痛感;旷男怨女的生命......
在修辞论美学视野中,"象征"系统内的各种象征子概念都是相关的,但又是有界定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是一种时代性很强的与其他......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
青木正儿的《文心雕龙》研究主要围绕文体论和修辞论展开。基于清朝姚鼐的十三类文体分类法,青木正儿选取昭明太子《文选》的文章,......
【正】 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为文辞饰辞者阐释一套着眼于修辞的社会文化功能、直斥修辞的根本宗旨的情境原则的同时,又以其语境通......
以前,隐喻被广泛地看成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语言现象,人们注重的是它的修辞效果.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I.A.Richards)突破了隐喻研......
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下)宗廷虎三、文体修辞论的深入探讨《艺概》论及文体修辞,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如把文、诗、赋、词、曲、八股文......
清代常州词派崛起于浙西词派式微之际,此派不仅在创作上扭转了词坛颓风,而且在理论上也卓有建树。而比兴寄托的词学理论,则是词派......
【正】 本文从四个方面去组织《文心雕龙》的修辞论点: (1) 修辞的原则;(2) 字句章篇的修辞; (3) 修辞方式(辞格);(4) 文体及风格......
<正>理解王一川先生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作为我国第一批文艺学博士,新时期以来活跃在学术界,学术思想一直处在发展与变化状态。自198......
<正> 《诗经》属于乐歌,句法有其特点。本文探讨《诗经》结构变换问题,并剖析结构变换的修辞功能。 《诗经》的句法有主谓式、述宾......
<正> △:这些年不少人有种感觉:文学理论在当前失去了80年代曾有过的那种魅力,变得不吸引人了,好多作家和读者也都不大看理论书籍......
【正】 老庄创立的道家思想,作为华夏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基石之一,具有十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它所体现出的哲......
根据一种哲学活动(企图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世界'存在'的哲学活动,在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也同时并无意地......
<正>一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文学理论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盛况成为......
<正>美学与生活及其相关问题,是进入21世纪十年来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与之相伴随的争议也总是惹人注目。自2003年以来陆续有论者标......
所谓复仇就是个体或群体在利益遭到损害或人格、名誉、尊严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受害者或第三方对实施侵害的一方进行报复的行为。因......
【正】 宗廷虎、李金苓两位同志合著的《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纲》),是一部多角度的历史的创......
刘勰《文心雕龙》卷四十为《隐秀》篇。由于上篇原文不全 ,关于《隐秀》篇的主旨或“隐秀”的涵义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辩析刘勰......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高楠十年前,王一川以《意义的瞬间生成》及随后的《审美体验论》为美学长旅营造了一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