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论相关论文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这是观堂先生《苕华词......
沈雄的《古今词话》是清初一部辑录类词话,虽有流传,但不受重视,其价值没有得到发掘。实际上《古今词话》划分的词学四大门类,影响......
穷举,就是由超量的词、短语或者句子,作繁复的,或零乱或整齐地列举构成的辞格。如: 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
早在阅读《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时已熟悉了叶嘉莹的名字,感觉她是一个极敏锐的研究者,直到后来看了她的许多词学方面的论文更是钦佩......
<正>论元实现主要研究动词论元可能的句法表达式及其决定因素(Levin & Rappaport Hovav 2005),是语言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之一,生成语......
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丰富,创作成就突出,在晚清词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关它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一、1821至1900年,晚清传统学术背......
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品评与探讨”中引录了诗评词论,包括《教学参考书》中的“评点精粹”以及《读本》中的“资料......
本刊对顾氏循环理论的词论已发表了几篇论文,均认为“顾氏循环”不能成立。为了使相反的意见得到同样发表的机会,本期特刊出此文,......
作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在词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宋词的开创之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文章对晏殊词在宋、元、明、......
彝语功能范畴D(su33)的EPP特征较强,逼迫着其补足语移到其指示语位置,占据D指示语位置的成分,实际上就是其补足语。补足语反映着谓......
文中通过总结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演变过程,阐明了词的特点,并通过对唐至北宋诸位词坛名家的品评,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该文......
词从唐代发展到北宋,很多词人从宴饮、欢歌转移到关注大自然的山水风物。其中最突出的,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在苏轼的词里,通篇或一半篇......
编定于嘉庆二年(1797年),此书是张惠言在歙县金榜家中坐馆时,为教授金家弟子学词而编纂的教材.编定后至1802年,张离世.由其弟张琦......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她的《词论》中写出了关于词的审美标准,词要协律、铺叙、典重、精致、故......
20世纪 2 0年代以来 ,有关《花间集》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一批词学研究大家 ,如夏承焘、陈尚君等人 ,大大提升了花间词乃至整个词......
一、遗山词论的基本架构 元好问撰《中州集》,《中州乐府》附于后,可见元氏依旧遵循传统士大夫的观念,认为诗歌才是文学的正统,词乃......
词按乐入词,是歌唱的艺术,在听觉上使人有美的感受。李清照深知这一点,因此,主张“词别一家”,她在《词论》中批评过去词坛名家散文化的......
况周颐,清末民初的大词人、中国传统词论的集大成终结者。其读书游历期的词,宁静恬和、玲珑易感、心旌难撩淡淡春愁;其困守期的词,......
域外词研究既需要立足于中国词史观察其对域外汉文学的影响,同时更需要以域外词本位立场进行探究.就高丽朝鲜词史文献而言,借助对......
《艺蘅馆词选》为梁令娴甄选抄录历代词作校编而成,其选词观受到清代中叶以来常州词派的影响,并有所发展。其选编体例包括词家简介......
王国维以"境界"说和"文体演进论"的基本观点来审视两宋词,形成他重视五代、北宋词而轻视、基本上否定南宋词的艺术偏见.从总体上看......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是纯艺术论,旨在把诗词分离,强调词的重要性。而纳兰性德的《填词》则从理论角度提高了词......
晚清词人况周颐“别用一种眼光”论女性词,既有对女性词轻灵有余沈著不足的遗憾,亦有对女性词抒情深至、风格独特方面的肯定;况氏......
该文作者认为,人们常以故弄玄虚的多余之论贬抑蒋敦复的论词宗旨"有厚入无间"词说.其实,此词说在演绎周济词学的同时,也是蒋氏顺乎......
学术界历来认为,宋代词论中苏轼鄙视柳永,而李清照又不满苏轼.事实上,苏轼对柳永的态度比较辩证,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与......
期刊
本文从词论、词评、考证三个部分全面评价了<惠风词话>在词学理论中的地位....
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强调"诗词差异"的理论有深刻内涵。结合她的《词论》和诗词创作综合分析比较,她的"诗词差异论"主要有三方面的......
古代词论批评晚于诗文理论批评,因而受到诗文理论批评的影响和启发,并随着词学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古代词论批评主要体现于词话......
【正】 中国古文论发展到清末王国维、况周颐的词论止,已完成它在批评史上的最后一笔。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入手探索中国古文论......
王昶认为诗歌是词的源头,文雅是词的审美追求,协音律是词的创作准则,学问是词的基础。王昶的这些观念与李清照词学思想相似,表现了他对......
清词中兴的特征之一,就是出现了大量的学人之词.清代学人强调学问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把学问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提倡学问、胸襟的统......
康熙一生不仅留下十多篇诗论,而且也留下数篇词赋文论.其词赋文论虽数量不多,但与诗论一样都贯穿着他以实用为本的文艺思想.这些正......
宋人对词的喜欢促成了宋词的大盛,而词论却未能尽兴发展,词坛上明显地出现了创作与理论不甚谐调的反差现象.其原因由客观和主观两......
<正>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文武兼长的民族英雄,是宋代“南北两朝,实无其匹”(周洛《介存斋词论杂著》)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写过很多词,......
赵尊岳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词人、词学家,曾师从况周颐学词、治词达十年之久,为他的诗词创作与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著作丰富,交游广阔,......
“意趣”是诗论中广泛使用的审美范畴,在宋代被引入词学批评中,在张炎《词源》中与“清空”、“骚雅”并列成为三大词学范畴,丰富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