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师助剿相关论文
<正> 宝成关同志多年来从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发表了不少影响的论文。现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新著《奕诉慈禧政争记》,......
<正> 宝成关的新著《奕诉慈禧政争记》,是近几年研究晚清政治史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专著,引起了史学界同行关注。一《政争记》一书最......
[摘要]上海道台在上海开埠通商以来的社会变迁中,扮演了“联系人物”的角色。以清廷的“借师助剿”政策为例,上海道台是该政策的开拓......
[关键词]李鸿章,华尔,白奇文,戈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69-04 读雷颐先生所赠新著《......
19世纪下半叶,在东亚地区曾经发生两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这就是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和韩国的东学农民革命。中韩两国的学者已经分别......
19世纪50年代是中国灾难深重的时代。1850年,被英、法帝国主义发动的鸦片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道光皇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把一个百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将雇佣军作为其实现对华政策的重要工具,积极参与雇佣军活动。清政府出于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也对雇佣军给......
一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是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广大群众不甘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而爆发的一次反抗运动。在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时值农历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辛酉政变”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它是洋务派......
【正】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十年以后,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正当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发动大......
咸丰末年清政府的对外军事交涉 ,主要集中在借师助剿和购买外国武器装备问题上。以往的一般论著都认为咸丰帝对外态度一直是深闭固......
从对常胜军的制约看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张礼恒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这样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尤其是"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对外国侵略势力......
曾国藩反对借师助剿邱展雄长期以来,史学界几乎一致公认曾国藩是借师助剿的积极鼓吹者。笔者对此定论,不敢苟同。本文试图就此问题略......
<正>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1861年8月清文宗奕詝(年号咸丰)死后,奕詝的妃子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訢等人在英国驻北京公使的支持下,密谋......
1861年辛酉政变中,以慈禧和奕訢为首的集团采取果断行动,在中央铲除了肃顺集团,全面掌握了政权。然而,咸丰末期,辅政的肃顺等人在......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占领南京后,挥师向上海进军,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提出要"借师助剿"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封......
曾几何时,侵略者枪炮的硝烟未散,不平等条约的墨迹未干,他们却突然能“中外和好”以至“借师助剿”。昔日之敌何至成为今日之友?......
"借师助剿"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中央通过......
近年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及策略的研究十分引人瞩目。从文献来看,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策略的把握,既存在着完全否定的意见,也有赞誉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