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相关论文
北京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分别收藏了俞樾《群经平议》的稿本残卷,都是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罕见版本。二单位所藏稿本......
儒藏(精华编七三),该书由四部分组成:[清]凌廷堪著《礼经释例》,曹元弼先生著《礼经学》,[北宋]司马光著《书仪》,[南宋]朱熹著《......
本文结合《儒藏》精华编书稿的实例,谈编纂整理工作中的学术问题。有关学术问题涉及校勘和标点两方面,本文主要谈校勘,包括底本如......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太平兴国初(976年),举五经。后召升殿讲师。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讲学士,邢昺被任为讲官......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湖之滨的朗润园,我国著名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 汤一介先生家......
本文挑出中華本《孟子正義》比較重要的點校瑕疵396例,分斷句和普通標點方面的瑕疵、與書名篇名相關的瑕疵、引號方面的瑕疵以及校......
川大古籍抓住了学术发展机遇,引领了编纂的风气之先.编纂者所下的搜罗之功是巨大的,选材也颇有法度.“三藏二十四日”的体例是创新......
川大能够最先推出的部分典籍,首先应当提到舒大刚教授对编纂体例的设想.就编纂的成果而言,是具有极高的学术品位,可以经得起历史检......
<孔丛子>一书最初以<盘盂>作为书名,东汉以后始名<孔丛>,宋人改作<孔丛子>,当以<孔丛>为是.其书作者,旧题汉孔鲋撰,宋以后多疑后人......
<中华儒藏>编纂工程,作为一项填补我国典藏空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已由北京大学牵头正式启动.在儒、释......
儒藏思想是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儒藏思想吸收了佛藏与道藏思想的精华,并推进了古代公藏思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
当前的'国学热'是要求重新来探讨、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完全不是'复古',而是要向前进,要对全世界、全人类......
为配合目前方兴未艾的<儒藏>编纂工程,探讨儒学文献的类别、古代群书分类的方法和<儒藏>的分类体系,进而提出'六编'、'......
北大哲学系终身教授、《儒藏》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于9月9日晚8时56分在京逝世,享年87岁。据汤老夫人透露,汤老去年已经身患重病,但却继......
这几年最早提出<儒藏>编纂构想的,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所长舒大刚教授.在现今已有的种种<儒藏>的编纂体例中,最早成型、最为系......
经过8年的认真准备和艰苦努力,《儒藏》首批成果终于在四川大学问世。首批出版的50册系儒学史料的首次收集和整理,字数达2600余万,被......
评审专家点评把相关典籍收集在一起为"藏",此处"藏"为"宝藏"之义,把儒家典籍收集在一起,编成一大文库,即为"儒藏",是儒家著作的总......
历代书院之志,隶属于四川大学《儒藏》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之"史部·学校史志"。该文所提要的八种书院志(《岳阳慎修书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