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仪相关论文
诗悟的核心在于悟,在于对诗歌的整体感悟。鉴赏诗歌,经历了感性、理性阶段后,我们还要讲究一种悟性,一种灵感。关于悟,明人陆世仪曾说:“......
陆世仪解《易》重理、阐理,其易学诠释中处处见“理”,这固然是他理学家的一贯思路,但他对“理”的突显其实也是一种重德的表现.陆......
明末清初理学家陆世仪在反思程朱理学从"天命之性"论"性善"而从"气质之性"论"性恶"思想理路基础上,以《易传》和《太极图说》为经......
第一册收陆世仪词1首,未补陆词.赵尊岳尝刻陆氏1卷,收词22阕,亦收陆词22阕,除去与重出者外,可补陆词21首.......
陆世仪作为学者,学行品格与顾炎武、黄宗羲相埒;作为志士,他亲身参与过抵御清兵的战斗;作为诗人,他承续娄东文风而将其发扬光大。他以吴......
有清一代经学的复兴,以礼学的兴起发其先声.清初诸大儒惩于晚明王学的流弊,倡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之说,且在此学术潮流的蕴育下,......
清初,无论民间理学家还是官方御用的理学家,都同西学有过接触,并都不同程度地对西学持有肯定的态度.总体上看,西学使传统理学开拓......
儒藏思想是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儒藏思想吸收了佛藏与道藏思想的精华,并推进了古代公藏思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情感性极强。人文熏陶的意味加重,工具性的目标......
期刊
记得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思维,而这样的思维经过加工整理......
陆世仪在诗学观念上主要继承的是儒家的诗教说,同时面对易代的社会环境,他又提倡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强调借诗歌以"论人论世",即注重诗......
陆世仪作为娄东"敬天"之学的首创者,其所体认的"敬"是一种带有鲜明他律色彩的道德情感(天监),正因此,其道德践履才时时伴随着各种......
分析清儒陆世仪的琴学思想可以从琴事活动、琴学主张与思想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曾创琴曲《采芝操》,主张学子应当时时操琴,但不......
在复兴“朱学”的思潮中,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不唯力推“朱学”的流衍,而且还改造和完善了“朱学”,于人性论方面尤为突出。陆世仪立......
明清之际的名儒陆世仪致力于扭转晚明以来儒者过于重视死后世界和鬼神报应的倾向。这突出表现在他反对以死后的审判和轮回解释果报......
陆世仪(1611-1672年),字道威,号刚斋,桴亭,别署“眉史氏”,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著有......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最为繁盛的时期。著名思想家陈瑚创立的“莲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莲社”的文献资料主要见......
在经历了元明以来的"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理学思想家大都走向了理气一元论。这显然已经偏离了朱子原有的理论形......
<正> 中国数学教育史分三个时期:(一)古代数学教育史。主要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数学教育,即自春秋战国以来至鸦片战争前夕(公元1840年......
具有科学性、具有学术意义的人文研究以及相关撰述,通常是一个漫长的持续过程,有时甚至能够持续一位学者的一生,甚至一个文化世家......
陆陇其与陆世仪是清初享有殊荣的理学家,被时人并称为"二陆"。他们基于对当时学术的反思和现实的需要,积极阐扬朱子思想,力主向传......
<正> 清代谱牒学,硕果累累,远迈宋明,成为一代学术史不可忽略的部分。本文拟就《颜习斋先生年谱》,试作管中之窥。一《颜习斋先生......
<正>崇祯九年(1636年)是个动荡的年代,也是明朝最值得记忆的一年。这一年,李自成继承高迎祥的位置称"闯王",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立......
<正> 一、敍說社会的背景和思想的根源去年讨论了王船山的学说,今年又将举行顾亭林二百五十年纪念学术讨论会,明末的学者很受到海......
朱子的格物穷理说自经明代阳明心学批评后,其理论基础及实践方法受到了极大挑战。陆世仪处朱子学式微之际,学宗朱子,如何面对异说......
陆世仪(1611-1672),江苏太仓人。字道威,自号刚斋,后因家筑桴亭于水上,又以“桴亭”为号,是明清之际比较有代表性的道学家。本论文......
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理学家,陆世仪在理气论和人性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断,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的思想界一直产生着影响,因而以......
本文以《思辨录》为依据,探析清儒陆世仪的教育理念,他以扬善性、勤正念为立足点,重点分析少年接受教育的心理机制,并强调良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