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相关论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从大处着眼分析整体课程内容,又要从小处着手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
针对低年段学生公共空间意识与公共规则认同感淡薄,难以实现规则认同与自觉践行的问题,基于真实的公共生活问题,开展“微成本”调查、......
基于相关文献的讨论,勾勒城市读书会的理论脉络,从阅读主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连接、读书会的交往与互动、自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三个......
本文主要考察农村公共生活的演变,探讨在社会变迁中影响农村公共生活的因素以及公共生活的不同形式。文章从集体化时期与改革开放......
所有的刑法犯罪行为都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在探讨刑法理论问题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地点要素,所以大家也经常会忽略该问......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公民性是公共性与个体性的张力性存在。现代公民是公共性与个体性的双重统一,这种双重性也体现在公民品格上。公......
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以“涵养公共精神,培养时代新人”为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提炼了“和·理·责”三大要素,分别对应“......
在全球化、数字化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消费盛行的当今时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美术馆的运营理念逐渐从以物品......
【关键词】公共精神;公共生活;道德觉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26-03 【作者......
【摘 要】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从“习”和“养”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儿童在校园公共生活中进行公共交往、公共参与、公共合作,通......
【关键词】学校德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24-02 【作者......
后现代主义都市里,抽象地讨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已经很难适应人群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加入日常生活因子,从而形成对公共生活"公共性......
本文从现场观察和体验这两种最直观的调查方法入手,通过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这两条线索对两个城市CBD实例——上海虹桥开发区和柏林......
街道是最重要的、开放程度最高的、分布最广泛、最容易到达的公共空间。青岛老城由于特殊的历史而形成了特殊的街道网形态,而且不同......
本文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属性及其组成的系统解读和对城市住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的基础上,归纳明确了城市住区公共空......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央政府在新世纪初期针对农村发展适时出台的重要政策。伴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条不......
摘 要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层面来看,公共精神的发生、发展都与公共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在公共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中公共生......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尺度适宜且随处可见,具有容纳公共生活的良好潜质。当前传统公共开放空间......
本文试图使向心几何形和正交网格这两种抽象形式重返历史,追溯二者在西方传统中随着社会公共性的建立,被塑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初始情......
[摘要]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产品也涉及到社会公共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可以说,现代社会......
建设性新闻为新闻学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认为,新闻的结构以及受众心理情绪视角、受众的认知基模视角都为建设性新闻......
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影的诞生影响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影既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公众娱乐的方式,在城市的公共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
制度是人与人交往合作的规则体系,制度的作用在于合理分配社会利益。公共生活需要制度,制度是公共生活的结构架构。制度作为一种分......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既有社区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对既有社区进行绿色化综合改造.本研究采用PSPL(......
现代行政追求的是“善治”,而“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双方利益实现的最佳状态。契约理念蕴含着对人格的......
【摘要】公民的生活追求的是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而公民的生活实践具有公共生活的维度。公共价值是公民在共同生活中共享......
G633.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正逐步增强......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60-0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力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材观......
中国宪法文本并不以公私对立为基调,家庭兼具公私两面属性.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参与公有制经济建设,家庭承包经营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有人把它定义为“底线道德”,有人把它看成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
政府信任在社会信任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当今任何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建构良善公共生活不可缺少的导航标。政府信任研究的是公众与......
村落公共生活一直处于公共生活研究的边缘,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质生活的提高却没有带动......
在公民教育思想史上,公民德性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人们对于公民德性教育核心理念理解的不同,我们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写入了战略主题,凸显了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大......
该文通过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L村的社区公共生活的现状考察,来揭示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的现代转型趋势.论文首先从个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