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堂相关论文
在甲午战前,中国所有的官办新式学堂均无任何关于现代大学的基本制度设计,亦从未尝试过构建现代三级学制,故无现代公立大学可言。......
北洋大学堂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它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立校章程《天津中西学堂章程》文本成为了北洋......
方若,初名城,字药雨,浙江定海人,清同治诸生。曾在北洋大学堂任教,因参与戊戌变法,“与康、梁同谋,被严缉”,后避入日驻华领事馆才幸免于难......
对我国早期现代大学的典型代表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和山东大学堂的建校章程,从产生的背景、对西学的态度和办学模式等三个方面......
以相关史料为依据,研究考证了北洋大学始办校名及开办日期等问题,指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中有关创办时的校名、更......
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其中一共同之处即都开始派员赴海外留学。说起来中国人到欧美学习并不晚于日本,......
王正廷(1882—1961),字儒堂,浙江奉化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在体育领域也建树颇多,积极推动近代中国体育......
鸦片战争后,西方新型教育模式的传入、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文化教育的改革实践促使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活动家盛宣怀在教育方面......
<正>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学堂早16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1896年,......
<正>高等学府,古已有之。但把高等学府称为"大学",在我国则是清朝末年之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被誉为"东方康乃尔"的天津北洋大......
在清末尝试官派学生出洋的背景下,1901年夏,盛宣怀向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傅兰雅提出带领北洋大学堂学生赴美学习的委托。经过多......
<正> 在渤海之滨的天津市,有一座环境幽雅、群湖点缀、绿树成荫、人文荟萃的巍巍百年学府,这就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大学——......
古代"大学"概念是对于所有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统称,并不存在一个冠名为"大学"的实体机构。明代传教士艾儒略首次将其作为......
<正>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输入和传播,是刺激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外来因素。这个问題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
<正> 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大学堂早16年。1896年,中国近代第二所大学——南洋公......
<正>铁路是近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本身既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又需要科学技术的驾驭,......
北洋大学堂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它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立校章程《天津中西学堂章程》文本成为了北......
所谓课程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某一具有明确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它能力和......
北洋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大学历史的开端,他不仅建立的最早,而且引领新风。其办学章程、学科设置、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等都“......
【正】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国的教育也逐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