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相关论文
喜洲镇在大理古城北17公里,属洱源县,离蝴蝶泉不是很远。从丽江到大理的路上会经过喜洲。从大理去喜洲,可以在北门、西门外等下关来的......
建于唐代(南诏国)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是全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塔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以鼎足之势,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
云南位于汉文化(华夏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两大文化集团的接触地带,具有异常复杂的文化多样性,历来都非常引人注目。南诏国曾经在中国......
巍山有条河。它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代表云南红土高原特性的国际性河流——红河的源头河流。红河从兹生发,滚滚滔滔,一泻千里,奔入大......
历史应该而且也会记住公元2007年3月26日这个看似平凡而又极其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是彝族一年一度的“二月八”年节。随着南诏......
五华楼是南诏、大理国的国宾馆,是南诏著名的建筑,同时也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建筑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华楼,元代文献资料中已......
巍山地处云南西部哀牢山麓。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在巍山建立了大蒙国,开创了南诏的基业。不仅如此,巍山还是红河的源头,国家级历......
公元2004年8月,有几位来自北京的客人游览了剑川石宝山后留下一句话:“石宝山的文化内涵真是深不可测。”的确,只要是稍有知识和阅歷......
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诗人于坚说:巍山是“东方的雅典”;历史学家说:巍山是“亚洲文化......
大理古城复兴路南段杜文秀元帅府是大理市博物馆所在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体现之一就是拥有数量众多的......
德源城遗址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文中简称“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所在地东北约1公里的德源山山顶上,214国道(滇藏公路......
早在1000多年前,大理古城就已是南诏和大理的都城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典故,如:“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元跨革囊”等都与......
云南省的现代考古工作是从大理开始起步的。1938年,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吴金鼎、曾昭燏、王介忱三位考古学家在大理苍洱区域内进行......
我们现在所说的白族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学术界争论多年,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
与唐修好是阁罗凤的夙愿,可以说,临死他也没有忘记这件事。可是,愿望的达成却漫长而艰辛。 这个过程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也充满传奇......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之平坝中,西面苍山,东临洱海,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经济繁荣,历史悠久。汉至晋为叶榆县治所,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
研究南诏的历史文化,可以有多种策略和路径,前人贡献已经不少,但争论也非常多。为什么对于同一文献的记载,后代的研究者往往众说纷......
在洱海东南岸凤仪古镇的三哨村,有座供奉“白马爱民景庄皇帝”的白族本主庙,庙的大殿内刻有一记录蒙世隆事迹的对联:“西京改中都曰海......
唐代初期,唐高祖李渊采取措施,对今天云南地区加强了统治,任命隋朝时被拘留在长安的爨弘达为昆州(今昆明市一带)刺史,允许他把装殓......
傣族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佳作──《泐史研究》读后宋蜀华近读朱德普君专著撤史研究》,至感欣慰。此书为近年傣族史研究中颇多创见的......
字旭东,一个淳朴的彝族汉子,来自云南大理苍山背后,一个叫“罗里密”的一个山沟沟里。 家乡灵秀的山水和一辈子在苦荞地里辛勤劳作......
从初中生到大学研究员、教授,他是一个奇迹,更何况他还身带残疾。从田野踏出的路,步步通向学术的殿堂,程程写满他的奋斗与智慧、坚韧与......
南诏国和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先后于云南洱海地区建立的民族地方政权,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
历史上南诏国南部、西南部的境外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群体,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这些国家和民族群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
沙溪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它从春秋战国时期走来,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兴衰,只剩下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马”的岁月......
中国的统一与稳定是渐进的。几千年来,"中国"的周边都多少存在着边藩属国,有的不愿臣属,甚至还想入主中原。唐代西南的南诏国,却渊于......
【正】走进大理州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座幽雅静谧的园林。建筑布局采用了对称形式。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基本按白族民间传统工艺来......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吹过下关的风,看过风情岛的花开,见过苍山的雪,还有洱海的月,大抵风花雪......
本文从张乐进求及其王室家族入手,通过其禅位于蒙细奴逻、俎豆本主、张氏后裔等分析,认为张乐进求家世是白子国与南诏国政治、军事......
云南佛教内容丰富,形态与其他省份佛教有着明显差异。公元7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公元13 世纪时已达巅峰,主要分布......
云南大理,是白族的发祥地。由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南行十里,便到了南诏国都城遗址太和村。太和村背倚峰奇峦秀的点苍山,前临风光旖旎......
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在稳定社会制度、调整社会关系、巩固政权和处理对外关系等......
南诏国的强大与国家军事体育训练有密切关系 ,南诏国的军事体育训练之所以成功 ,与其在训练中能正确认识本国军事体育发展的特点有......
<正> 云南大理县的太和村(古称大和城),是唐朝时代南诏建国的第一个古都。 唐玄宗开元26年(公元738年),蒙舍诏(南诏)主皮罗阁在唐......
恬静的古韵惊蛰的夕阳是老祖母珍藏的一件罗衣,给巍山古城披上温暖的光芒。古街,古巷,古树,古楼,古门……走进去,仿佛一下子走进时光深处......
明朝中叶,昆明倪辑的《南诏野史》,四川新都扬慎译的《滇载记》这两书中,纪着六诏蒙舍诏第一代首领细奴罗时已有“大封名国”、“......
军事是南诏国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军事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南诏国的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在一......
<正>在云南大理有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因外形酷似耳朵,故名洱海。千百年来静卧于苍山脚下的洱海,承天地之精华,沐苍山之风霜,孕育了......
唐代,吐蕃境内盐业资源有限和制盐技术落后成为吐蕃政权东扩的原因之一,这可以从吐蕃、唐王朝和南诏国三者在"昆明池"不断发生争夺......
大理白族地区的“冠姓三字名”杨政业明代以前,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范围,尤其是在大理、洱源、巍山、弥渡一带,曾经出现过一种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