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分期相关论文
郭沫若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走向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1949年后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和中国......
古史分期问题之所以意见纷呈,不是一个史料问题,而是一个理论问题,这在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而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涉及一个"五种生产......
李埏(1914年~2008年),字子泝,号幼舟,云南石林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开创者.李埏在中国古代史、中......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几代史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抗战时期延安学者关于古史分期的争鸣是先前中国......
摘要:抗战时期延安学者争鸣古史分期是先前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深入,既体现了论战学者个人的治学风格,也凸显了时......
田昌五先生对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此前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宗族奴隶社会,使其战国封建论自成体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热烈,商周社会农村居民聚居点,大多数论定为农村公社。说土地制度是公社土地制度.生产者是公社社员......
本文通过考察政治与血缘以及国家与宗族的关系,从宗族的视角将中国古代分为氏族社会、贵族社会、豪族社会、宗族社会四个时期,每两......
【正】 一本問题提出的必要我國古史分期問題爭論了几十年,至今还未能得出結論,这里面是确有些症结問題,糾纏不清,难于解决。例如,......
从2001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一次的课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一次的改革将史学和历史教学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中......
赵俪生先生是一位信仰执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赵先生平生......
古史分期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近年来又趋于活跃,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五种生产方式说”遭到怀疑,否定奴......
改革开放初期,在传统古史分期理论框架下,“西周封建论”、“秦统一封建说”、“魏晋封建论”等学派对郭沫若“战国封建论”陆续提......
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古史分期论辩中产生八种"封建说",其中"魏晋说"最为丰富和系统,这是与尚钺的研究和倡导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几代史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面对目前研究出现的困惑,有些学者认为这一问题......
<正> 一、前言——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谈起中国古史的社会分期问题,讨论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没有作出结论。大体说来,目前对于中国古......
一 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是指导数千年阶级社会史研究的基本工具。笔者认为仍应以此为据,着手解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 古史分期问题......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特指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对它的讨论,从20世纪30年代出现以来,迄今已经有大约七十多年的时间。......
<正>吴泽(1913——2005)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他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涉猎史学多个领域,其中先秦史是研究的起点......
<正>吴泽教授(1913.1.13—2005.8.6)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恩师百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我更加深切怀念他。晚年时,他曾用"通古今指......
<正> 在《孟子》書里談到井田制,并对夏、殷、周三代实行井田制时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剝削方式——貢、助、徹,进行过評論。这份材......
秦汉时期存在着奴隶制度,但没有与之相应的古代自由人。秦汉的小自耕农是“编户齐民”,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但缺乏古代自由农民那样......
检阅新时期以来的先秦史研究,人们完全有理由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鼓舞。无论是在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先秦经济史、社会史、思......
"五朵金花"问题在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在唯物史观史学体系中,尤其彰显出学术与现实、史实与理论间的错综关系。"五朵金花"在"十七年"......
<正> 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原本是在肯定中国按五种生产方式经历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古史分期讨论,竟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倒给......
<正> 在1949年后1979年前的唯物史观派史学发展历程中,"五朵金花"问题是史学界的基本命题。所谓"五朵金花",指的是当时史学界围绕......
在十年“文革”期间,正常的学术研究陷入停滞。《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启先导,“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达其顶点,影射史......
近年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逐渐从人们的学术视野中淡出,许多学者刻意回避甚至否定这一问题。回避或否定并不等于超越,只要隐含在......
<正> 前言近几年来,关于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终于冲破禁锢而重新展开了。这种讨论,自然关联到对整个人类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30年代到现在,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已经历过近7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
《贺新郎·读史》是毛泽东的一篇重要词作,它反映了毛泽东丰富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上,毛泽东经历了一个由倾向于“西周......
<正> 学术的发展反映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发展。这一认识过程,不仅主要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时时包含着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批......
<正> 郭沫若知识渊博,思想解放,著作宏丰,对中国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仅就史学著作的数量而论,据黄烈同志估算,现在收入......
自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先生有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论点,接受着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质疑、批判和自我批评,经过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形......
秦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曾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焦点。这一讨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落潮后,再起波澜。本文以"否......
【正】 童书业先生根据古代东方史的学说,同意并且主张中国自东汉以後才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学说。对於童先生这篇论文,在山大历......
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讨论沉寂了十余年后 ,正再度成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1 999年 1 1月《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
【正】 在自学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由于学术界对这个课题长期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这就给学......
关于古史分期的研究,在中国的学术界已开展几十年了。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使古史研究者逐渐从表面现象深入到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