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相关论文
郭沫若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走向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1949年后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和中国......
1960年的夏天,我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我想讲讲“文革”以前历史所的一些情况。......
我刊1999年第1期所载曹树基先生撰《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学者认为,该文引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普......
读了汪敬虞先生在《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发表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很受鼓舞。汪先生以深厚的功力、恳切的态......
《明代外国官生在华留学及科考》质疑郭培贵读《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登载的黄明光先生《明代外国官生在华留学及科考》(以下简称“黄文......
一 1982年我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火佃新探》的文章,引起了史学界的不少反响。一时唱和者纷起,而持固见者亦有微辞,虽......
《历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英光对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所写的评论,认为这是一部有系统、内容充实的断代史,是成一家......
《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质疑杨瑞华刘尧汉先生的《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以下简称《新证》),原载《历史......
自司马迁以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事实上,西方史学也有着同样的传统。不仅如此,18世纪启蒙运动......
<正>编者按:文明起源和国家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也是众多中外学者长期关注的学术热点。近年来,大量......
<正>编者按: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10月18日,《历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主办"历史视域下的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学术研讨会......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人物、执掌军政大权的将领。在其放弃天京(南京)的方策不被天王洪秀全采纳后,他决心死守殉国。被清......
在蔡美彪同志《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几个问题的商榷》一文发表之后不久,《历史研究》即相继刊出了一篇与之有联系的、看起来更......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一位学者,该期的封面文章详尽介绍了这位风靡全球的大师级学者如何以其独特的视......
在人们的印象里,好莱坞著名女星玛丽莲·梦露是个不学无术的超级花瓶,可从披露的史料来看,她却是一个嗜书如命的读书人。梦露的研究者......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青年时期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汤达的《红与黑》,前者给了我许多人......
论文集,修订再版,苏联科学出版社东方文献总编辑部,莫斯科,1977年。 (一)一九六二年,我国史学界隆重纪念成吉思汗诞辰八百周年。......
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历史思考徐蓝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即民族主义浪潮在世界范围......
我开始知道戚本禹的大名是1963年在大学历史系读书的时候。那时他在《历史研究》杂志发表了《评李秀成自述》,轰动了史学界。他的......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向是为国内外史学工作者所关注的。我国的史学家们对这一历史事件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做出了......
《历史研究》是我国历史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之一,它代表着我国历史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历史研究......
文明白始至终都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人类对自身历史文明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其中也出现过很多的大家,但给我......
南诏王室族属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悬而未决的难题,刘尧汉先生根据自己在实地调查中所寻获到的夏正寅撰《哀牢夷雄......
论述了建国初期五种著名社科期刊的创刊号是期刊王国中的珍品,其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一段特殊历史画面,所载诗文堪称典范精品,装帧形......
董丛林先生,男,1952年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
1975年10月22日,被誉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学者之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溘然去逝.他在世的86年中,勤耕不辍,死后留下了数十部著作.其......
盘点当代学术史。口述历史可谓异军突起,成果不凡。不仅多次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征,而且有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和《口述历史》学刊,为同......
几年前,曾读过周积明先生的文章《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文中讲到:“文化史的独特思路在于:它自始至......
本文原载越南《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引起的,清朝政府应越南顺化朝廷再三请求,出兵北圻,援助越南抗......
杨树达先生(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翁,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先生4岁起随父识字读书。6岁能背《汉书......
<正>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史学界过去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历史......
我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载《历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一文中,曾列专节谈到义和团运动。牟安世同志以《中......
2018年8月3-6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近代史......
一生最大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行将结束的时候,章开沅向教育部领导提出,希望辞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职务,出国留学。这一年,他已63岁。......
2018年7月17—19日,“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东方外交史:发展与前瞻——第十届“东方外交史”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召开。会......
不顾一切的个人反抗,深信现实社会中存在腐败和恶习,布拉有意无意的尖锐,像附在骨头上的蛆虫,令人坐立不安。 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
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
汤因比的鸿篇巨著《历史研究》凝聚了他作为文化形态史观集大成者的思想精华,从中深入研究其多元文明观——包括文明的单位、文明的......
《历史研究》杂志的创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确立的实际举措之一。杂志编委会成员的组成,是综合考虑了学者的学术资历、......
由暨南大学历史系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协办的“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5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所......
新中国“前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经历了“百家争鸣”的初步繁荣、“史学革命”的实践受挫、“阶级分析”的僵化困顿三个发展......
汤因比认为社会文化心理是推动文明社会产生、成长、衰落和解体的根本动力。在解体的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在行为方式、文化情感、......
各门社会科学中,历史学是最基础的学科。不但国家领导人必须具备敏锐的历史感,就是学者们,若想让自己在专业研究上有功于本国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