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虞相关论文
编辑先生:贵刊1998年第2期所载《吴虞“艳体诗”的风波》一文,谈吴虞艳体诗《赠娇寓》,有云:“我阅《知堂回想录》,没有看到评论......
当前对“五四”的重新评估,可能导源于美国学者林毓生教授。他的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在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80年代中期翻译成......
提起1919年5月4日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我们此刻似乎还能感觉到回环在耳边的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口号:“还我青岛”“废除二十......
胡适“反孔非儒”评议董德福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因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而“暴得大名”的胡适,显然是倡导新思潮、批判旧传统的“急......
“‘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胡适在《序》中对吴虞的评价.这一称号不仅与吴虞在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密切相关,而......
民国初年吴虞政治观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吴虞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将儒家的礼教与封建君主专制......
吴虞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以激烈的“反孔非儒”言辞而名噪一时。但吴虞本人接受的是系统的传统教育,在他身上有着深深的旧式文人......
吴虞"非孝"观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非儒反孔"思潮中的典型代表。"非孝"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巨变的时代,其形成与社会环境变化与吴虞本人......
王闯运开蜀学学风,以其独立性闻名于世;廖平在学术上孜孜以求,因笃信孔子,立说不免局限,但特立独行则是举世公认;吴虞叛逆而大胆,虽受业于......
吴虞,祖籍四川新繁,1872年生于成都文庙前街一个地主家庭,原名姬传,21岁时更名为虞,字又陵。吴虞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好诗文,于是常有独特见......
吴虞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明显不够,且存在一定偏颇,值得重新审视。吴虞积极响应新文......
陈独秀和吴虞是五四时期反孔排儒的健将.他们的反孔排儒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其产生的根源与民国初年的社会情状、文化氛围以及......
作者在《顺天时报》发现两篇有关吴虞的佚文。从两篇佚文可以发现,吴虞虽然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大加抨击,但对孔子的态度却比较......
【正】 张澜(1872——1955年),四川南充人,字表方。清末秀才,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一九一一年,任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副......
【正】 在长达十年之久的时期内,林彪、“四人帮”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大搞封建主义,简直把整个中国搞得乌烟瘴气。科学、文化、教......
介绍了吴虞为中国文学爱好者开列《必读书目》的时间和历史背景,分析了《必读书目》产生的影响及吴虞开列该书目时的思想状况,简要......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虞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胆冲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文对此提出了质......
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全盘西化”模式,在20世纪的中国影响深远.此一模式的始祖是“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而不是学界......
辛亥前后,四川的新派与旧派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形成了拉锯战的格局。吴虞与各方新人物最大的共同点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吴虞1924年遭遇的“艳体诗”事件是其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但在学界本就薄弱的吴虞研究中,对该事件的研究更为缺乏。文章立足于对原始......
古代藏书,多在书根处写上书名卷次,以便平时插架省览。书根书写整齐精美,也成为藏书董理有序之象征。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赞方......
在民国初年“非孔”的思想界中,以吴虞最锋利,后期渐趋喑哑消沉,从“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沦为“孔家店里的老伙计”。其思想转......
1921年,胡适在为《吴虞文录》所作序中称赞吴虞是“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胡适对于吴虞的这一赞誉......
“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不是新文化运动本身的产物,而是由于历史的误会,后人给新文化运动的附加物。这个附加物不仅未能正确地反......
在《新青年》第2卷第1号至第3卷第6号上,以陈独秀、吴虞为首的知识分子,通过写作论文和回复信件等方式,对洪宪帝制背景下尊孔读经......
"‘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这一称号常用来指认吴虞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但具体到影响吴虞晚年甚深的"艳体诗"事件时,有些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多数学者在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上,存在着一个“共时性”的逻辑思维定势:将孔子原生儒家与后世儒家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