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民主相关论文
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初等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并规定于1994年全面实施。为了使我国历史教学工作者能了解日本新大纲的具......
近代化的地方自治制度对于日本而言,虽然是一项自普鲁士移植而来的“舶来品”,但却在近现代日本的法治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立祥、韩立娟在《日本妇女与侵华战争》一文中指出:战时,部分日本妇女既饱尝了饥饿、贫困和亡夫丧子之......
20世纪20年代日本大正民主运动的高潮期,地方自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化改革。以安井英二为代表的新内务官僚成为推动改革得以......
一考察近代日本的亚洲认识,特别是对日本的亚洲各民族连带论及其中的盟主论进行交错分析,就可以发现甲午战争对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正>朱兄:接下来咱们要探讨的是"大正民主"兴起与失败的根由。你也知道,大正时期出现了旧日本少有的"自由化、民主化"时期,政党开......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日本研究论集》现已创刊。这对于全国日本史学界和日本研究界是一个莫大的喜讯。国内已有若......
借助于一战带来的契机,从1920年原敬内阁成立,至1931年军部发动“五·一五政变”,日本有了第一次民主体验——“大正民主”。民主政治......
文章以大正时期著名的批判思想家长谷川如是闲写于1921年-1923年的中国游记《看过中国归来的男子的话》为主要的分析文本,通过阐释......
<正>80年前,发生于日本东京的"二二六兵变"并非一起偶然事件。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队失控,政要被刺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
对于日本知识界关于大正时代的一般认识,竹村民郎提出了一种“文化大正”的认识方式。在对竹村氏的大正认识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的......
日本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已于2005年4月5日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核准通过。该教科书有五个反动立场:极力否认南京大屠......
日本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已于2005年4月5日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核准通过。该教科书有五个反动立场: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
<正> 吉野作造(1878——1933年)是日本近代史上大正民主运动时期著名的民本主义思想家。从日俄战争后的反对日俄媾和运动(1905年)......
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出现了“脱战后体制”的思潮和变革。与之相呼应,世纪之交的日本史学界也出现了对“战......
<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景气,日本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贸易方面,出口额在战前的1913年为84500万日元,1919年达到了32......
<正> 从日俄战争后的反对日俄媾和运动(1905年)至普选法的制定(1925年)的二十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也是以广大人......
<正>《系列日本近现代史》丛书是日本岩波书店近年出版的一套新书。丛书共10册,分别是:第1册《幕末·维新》、第2册《民权与宪法》......
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前政党政治的特点、崩溃原因以及对法西斯上台的历史背景的分析,来探讨日本政党政治与日本法西斯化的关系......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间,日本曾经出现了一场短暂的民主政治。以1920年原内阁的成立为标志,至1931年军部发动五一五政变这一......
<正> 本篇继前文,论述自1890年行宪至1945年战败,约半个世纪的日本政治体制演变过程。按本人研究心得,这一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藩......
<正> 所谓政党政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指某一资产阶级政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上台组织内阁,行使资产阶级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
<正>自2012年1月始,本刊以书信体形式,连载上海政法学院郑飞先生关于日本宪政史的研究心得,以飨关注此类问题的各方读者。此为第11......
论大正时代新中间阶层的社会意识东北师大日本研究所陈秀武谈到大正时代的阶级构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广大新中间阶层的存在。在谋生......
19世纪20年代初,经历了反对日俄讲和、第一次护宪运动、米骚动等系列事件的日本正处于民众运动风起云涌,并逐渐向政党内阁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