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苏峰相关论文
德富苏峰作为近代日本代表性的新闻记者、评论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自明治中期开始到昭和日本战败后,都活跃于日本社会的最前线,......
德富苏峰作为近代日本代表性的新闻记者、评论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自明治中期开始到昭和日本战败后,都活跃于日本社会的最前线,......
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东北涌入了大量来自日本的访华人士,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期带着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视角对中国东北进......
鸦片战争是日本的传统中国观发生根本性逆转的直接契机,这一转变源于对中国现况的认知,进而在相当一个时期里又表现为不尽一致、错......
一考察近代日本的亚洲认识,特别是对日本的亚洲各民族连带论及其中的盟主论进行交错分析,就可以发现甲午战争对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人们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中日两军都在使用日本绘制的中国地图,因为它的精确程度比中国人自己画得还要高。......
作为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曾雄踞东北,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重要人物。 东北是日本势力最早渗入的地区,张作霖与日本......
目前,中国学者对日本人所著的中国游记的研究正逐渐增多,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游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然而,人们对福泽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其后期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者形象,或是......
德富苏峰(1863-1957),日本熊本市人,其父是横井小楠的学生.德富苏峰幼时受过汉学训练,习《大学》、《论语》.年轻时见过福泽谕吉、......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与日......
《七十八日游记》记述的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时的所见所闻。这本游记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对中国人及中国的认识......
《七十八日游记》是日俄战争结束后,德富苏峰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游历朝鲜和中国时所写的旅途见闻和感想。游记中对中国当时的社会......
《三醉人经纶问答》是中江兆民对于明治维新成功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如何面对当时的国际关系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即君......
收稿日期] 2015-05-03 [作者简介] 徐静波(1956-),男,上海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摘要] “大日本”情结的思想内涵......
与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样,高旭对日本幕末时期志士吉田松阴非常推崇,称之为"先觉",思想上也受其较深影响,这与当时中国的时......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的代表性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也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作为美利坚这个新民族的代言人,极力主张从原先......
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是明治二十年产生的,思想家德富苏峰是首倡者,并赋予其以完备的思想体系。该体系所包括的经济发展、社会道德......
甲午战争,无疑是日本试图获取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向中国本土扩张的一次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但在当时的日本,朝野、尤其是以......
德富苏峰是日本近代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又是日本近代报业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军国主义报人。他的"......
从幕末到现代日本所采取的人口政策对本国生产力和其他国家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通过日本近代大思想家德富苏峰的相关论著对日本......
<正> 一、引言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发生后,维新派主角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年),流亡到日本横滨,并于此后几年间相......
德富苏峰是日本近代报业媒体的代表人物,其对美国的认识和描述在当时颇具代表性。除了他本人对美国的好恶之外,鉴于其御用文人的身......
对于近代日本而言,认识世界、思考和制定对外战略的中心是中国问题。开展对日本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的中国观的系统研究,是......
《中国漫游记》是德富苏峰在继《七十八日游记》后写的第二部中国游记。1918年,德富苏峰的帝国主义思想日趋严重。《中国漫游记》的......
德富苏峰一生多次周游中国,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他对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重视,其东北认识在其中国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迄今没有日文或中文的专文整理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国的方式有别于欧美者,主要涉及日本自身的定位,而观察者对日本的国家......
《七十八日游记》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的见闻及感想,很好地反映了日俄战争后德富苏峰中国认识的主要内容及......
作为近代中日两国之间的重大事件,甲午战争不仅颠覆了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同时也成为日本知识分子巨变的一大分水岭。以这场战争为......
在日本的思想舆论界,甲午战争的性质被普遍认为是"开化对保守的战争"、"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方面将这场获得加入帝国主义阵营的......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形成,主要缘于两个原因,一是西力东渐的强势压迫,催发了近代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觉醒;二是幕末明治时期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