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内阁相关论文
程德全(1860—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1909年,程德全出任江苏巡抚,同张謇为首的江苏立宪派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武......
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曾是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梦想,从国外回来的宋教仁和章士钊便极力倡行这种制度。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
宋教仁只活了32岁,但他的名字在中国史上怎么也甩不掉。无论是支持民主,还是反对民主的人,都绕不开宋教仁这个名字。他在二十世纪初那......
作为同盟会主要领导的宋教仁,曾在民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一时.在他短暂的生命旅程里.基于自己对西方宪政法律思想的深刻了解和对中国......
有关民初政治的著述多认为,1912年7月18日陆征祥出席参议院宣布政见,以出言不当,引起参议员的不信任,以致对所提请通过的六国务员一律......
论桂园体制的形成及其终结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安平明治最后十余年,政局由元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的各自继任者西园寺公望、桂太......
作为同盟会主要领导的宋教仁,曾在民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一时。在他短暂的生命旅程里,基于自己对西方宪政思想的深刻了解和对中国国情的......
大正民本主义辨析陈秀武1910年,以大正政变为发端,大正民主运动在日本广泛地开展起来。作为其理论指导方针的民本主义,在这个时期成形并且......
民国初年,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政治体制,加快经济社会建设,黄兴主张实行政党内阁制,并为之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虽然由于种种原因......
民国初年,中国政局混乱复杂,动荡不安。宋教仁作为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用尽毕生精力在中国建立“政党内阁”。宋教仁对“政党内阁”这......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他试图利用军阀力量统一......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纷纷组织政党,试图通过竞选,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把西方的政党政治制度移......
前言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中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由革命党人提出的以暴力同反动势力作正面的斗争,一条是由立宪......
政党是近代制度化的产物,而筹建政党则是开设责任内阁的前提。晚清以降,一部分开明的官绅对西方的政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宣传。随着中......
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周建林关键词:宋教仁,袁世凯,政党内阁,国民党宋教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建立资......
【正】民国初年,中国进行了移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验,内阁制政体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项.探讨当时对这一政体的认识和实践,将......
<正> 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问题,是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至今,对这一个重大问题的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提......
赵秉钧内阁是北京临时政府期内第三届内阁,也是民初由临时政府向正式政府过渡期内最后一届内阁。这届内阁的实际运行时间为1912年8......
《民立报》存在时间虽短,但却是20世纪初宣传民主革命最为有力的报纸之一,是当时时局动荡的一个缩影,因而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但......
【正】 关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人们通常以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标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叙......
一按照日本思想家宫崎滔天的看法,在大正年间(1918—1932)政党内阁出现前,日本实行的是官僚(元老)政治,它兼具军阀与政客的特征。......
<正> 众所周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东北发动的突然事变,是在日本政府、军部的直接唆使、怂恿和支持下,由关东军一手策划的侵......
论明治宪法的二重性解晓东明治宪法颁布于1889年2月11日,实行于1890年11月29日,废除于1947年5月3日,运行半个多世纪。在同一宪法内,日本政治体制几经变化。宪......
<正>政治暗杀,是清季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有成功有未遂,此伏彼起,接二连三。被暗杀的对象,有在朝也有在野,有革命也有反革命,有......
“所谓中间内阁,是在要求变革或维持现状这两种相反的主张与行动中,倾向于维持现状,并想使两者妥协而产生的。”1932年的“5.15”事件,......
<正> 民主党酝酿于1912年春夏之交,正式成立于10月27日。次年5月29日,与共和、统一两党合并为进步党。它是民国初年四大政党之一,"......
<正> “以旧秩序的捍卫者自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的竭诚拥护者”,“倡导袁世凯称帝的新帝制派”,这是史学界从建国初期到粉碎......
1932年“五.一五”事变后,日本政党内阁垮台,日本政治也由此过渡到了军部法西斯专制政体。政党内阁时期,政党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受到......
<正> 一、日本党政关系的历史回顾日本政党的形成比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大约晚两个世纪。如以英国的辉格党(1679——1682)为参照系,日......
<正>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化的问题,是二战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法西斯化离不开侵略战争和建立法西斯政权,但日本的法......
<正>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样的首魁,也没有德、意法西斯主义那样的政党,它是在军部的控制下,通过连绵不断的......
<正>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国内煽起的2.26军事政变,为它1937年在中国制造7.7事变,全面对华侵略战争作思想和组织准备.......
论近代日本由藩阀体制向桂园体制的转变杨爱芹所谓藩阀,是指这样一个政治领导者集团,他们“出身于旧藩武士阶层;实现了明治维新的政治......
1912年4月至1913年3月,孙中山在许多公开场合表示了对袁世凯的推崇,在诸多事件中作出了拥袁的姿态。对此,史学界有两种看法:孙中......
宋教仁(1882——1913),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物之一,......
<正> 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由于日本历史条件的特殊性,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党在明治维新后七年才开始出现萌芽......
<正> 所谓政党政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指某一资产阶级政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上台组织内阁,行使资产阶级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
<正>自2012年1月始,本刊以书信体形式,连载上海学者郑飞先生关于日本宪政史的研究心得,以飨关注此类问题的各方读者。此为第8封书......
本文试图从分析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着手,结合大正民主运动状况和大正政治走向研究其政治价值。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有着丰富的政治......
日本进入政党内阁时代后,1927年上台的田中义一内阁放弃了“协调外交”政策,开始向“大陆扩张”路线转变,而实现政党对朝鲜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