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辰夫相关论文
前言今天能够在这里介绍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尤其是介绍太田辰夫博士的近代汉语研究,我感到很荣幸。浙江大学汉语......
太田辰夫先生(1995:27)在讨论同动词“是”时,谈到了“为”和“是”的同义复合现象,这种用法颇为特殊,但其文只列举了一个佛经例子:“此非......
本文从中古词汇的角度对汉语史的分期问题作一些考察和分析。汉代特别是东汉以来,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东汉为界,把古代汉语分......
本文主要讨论四个问题.第一,介绍及补充与太田辰夫提出的北京话七个语法特征相关的其他有关论著.因为这七个特征可以说是学界的共......
“於”(下文一律写作“于”)字比较句是古汉语常用的比较句式,马建忠(1898)认为其功能是表示差比[1]。此后,吕叔湘(1942)[2]、太田......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的《西游记》研究主要包括《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研究与版本研究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西游记真诠》......
今年是普通话推行60周年,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于2016年6月11日主办"汉民族共同语研究"工作坊,主要议题:1.从六朝至明清,什么是汉......
<正> O.引言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汉语里"单音节动词(V)+X+地点词"的句型。"X"成分在北京话中可以是"在/到/的",在其他方言里可以由别......
<正> 现代汉语否定词"没"的句法功能可分为"没1"与"没2"。"没1"是动词,后接体词性成分,否定事物的领有、具有及存在,相当于古汉语......
《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下)江蓝生(二)语法(1)您您纳(您了)《妇语》中单数第二人称代词的敬称式有“您”“您纳”,此外还有一个......
<正> 1.从表面上看,"很"既可以放在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前构成"很 X",也可以放在"得"后构成"X 得很",都是表示程度的:很好~~好得很很受......
<正>一西晋竺法护所译《生经》五卷,系由叙说佛陀及其弟子本事、本生因缘之五十五小经集辑而成;其行文不避俚俗,颇多口语,文辞虽由......
问:江先生您好!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汉语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著名语言学家,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是怎样走上语言学研究道路的?......
本文考察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前人和时贤的一些看法有所补充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