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华工相关论文
自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后,大量前往拉丁美洲佣工的契约华工便成为近代中国人出洋的主力。到1874年“苦力贸易”结束时,输入拉丁美......
我国东南沿海居民结伴随贸易商船出海谋生始于明代,作为契约华工被贩运谋利飘洋出国,在18世纪以降到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20世纪30年代......
<正> 我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开始于十六世纪。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菲律宾以后,即以菲律宾为基地,开展了对我国的贸易。西班牙国......
当今国人对古巴革命及其领导人卡斯特罗兄弟耳熟能详,却对古巴华侨华人及相关研究知之甚少。基于但不限于历史,以为纪念中国人抵达......
【正】 太平洋地区山一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其中很多小岛无人居住,然而,几乎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岛屿都有华侨华人的足迹。据19......
一在1870年荷兰殖民政府制订《土地国有法令》、废除强迫种植制度前夕,1863年,一名叫林赫斯(Jacobus Nienhuijs)的荷兰人,开始在印......
<正> 从1887年(光绪十三年)德商在北海建“森宝楼”代理招募华工出洋业务开始,又一部悲惨的出洋华工史在北海口岸揭开了序幕。据有......
如果从汉代中国与埃及的交往算起①,到近代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②,中非古代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张骞通西域之后,至唐宋盛世......
本文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大迁徙为国际背景.记载了1904-1910年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文章主要围绕契约华工赴......
晚清时期,契约华工出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而在这些地区当中,东......
<正> 一契约华工产生于何时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看法。陈泽宪在《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一文中提出,英国东印度公司......
150年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前进的自然道路被斩断,中国历史发生了大转折,中国社会的方向被严重扭曲,被迫进入了半殖民地半......
19世纪中后期,大量华人劳工以"苦力贸易"的形式来到秘鲁,这种劳动力的跨国迁移,有两种驱动力量,一种是"拉力",即秘鲁国内的劳动力......
开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苦力贸易是欧洲殖民帝国对中国进行剥削和掠夺的证明。上百万中国青壮年劳动力被贩运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当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光辉开始照耀全球,而中华帝国退出海疆实施"海禁",南海一片万马齐喑之际,身处中华帝国东南一隅的潮汕人,以他......
本文对牙买加华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历史的概览。作者对有关牙买加华人的外文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试图利用至今尚无人利用的......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
本文概述了客家人迁徙海外的艰苦历程,分析了各次迁徙的原因,同时论述了迁徙海外客家人过去和现在对移居国、对祖籍国的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英属殖民地国家,移民在早期澳大利亚的开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世纪20年代后,维克菲尔德“系统治民理论”的提出吸引了......
关于鸦片战争后大批华工出国的原因,目前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华工出国有四大因素,即沿海土地的开发和人口的激增,商品......
<正> 纵观当今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先辈,大多是在两次“鸦战”之后,沦为“猪仔”华工,被西方列强贩往南洋和世界各地的。在1840—......
一、早期贩卖“猪仔”的据点——妈屿岛早期的人口贩卖在南澳岛和妈屿岛进行。妈屿又名放鸡山,在汕头港口外,距汕头市七公里,又是......
为加强中、古两国间的文学交流,中国与古巴官方合作出版了首部古巴经典小说《黄色行李》,其作者是历史上首次将"契约华工"纳入创作......
<正> 中国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华人移民的主要来源。纵观中国海外移民史,从华侨华人的发源到新移民的产生,既有“惊人......
中国和古巴关系的回顾与前瞻毛相麟中国同古巴的关系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中叶。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两国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
<正>举世闻名的巴拿马运河始建于1881年,其间几经波折,直到1914年才正式通航。从这条运河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和华人有深厚的历史......
在十九世纪中国人和古巴人民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华人华侨在其中起了纽带的作用,而古巴独立战争更加深化了这一关系。在古巴独立战......
19世纪华工出洋的情况经常被笼统地归于契约劳工体系,美国学者当中有不少人认为华工赴美仍有苦力贸易的成分,但又缺乏有力证据证明。......
【正】 众所周知,福建是我国华侨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据1955年的统计,福建的海外华侨人数为3 676 693人,占全国华侨总数的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