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相关论文
吴致远、梁国钊两先生的《诺贝尔奖评委会亏待了吴健雄吗?》这篇文章,对《吴健雄——诺贝尔奖亏待了的华人女性科学家》一文的部分......
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其中,中西文化的既冲突又协调的关系,正是文化这一大系统下的两个"负阴抱阳,独立不改"的重要子系统。它们在具有......
中微子真是奇怪的东西。你以为已经摸透了它们,可它们却要抽走你脚下的毯子,让你一下子回到1905年前,也就是现代物理学建立之前。“中......
常常有同学问我做物理工作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我想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P:Perception,Persistence,and Power.Perception——眼光,看准了什......
吴健雄(1912-1997)是当代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享有“中国居里夫人”的美誉。她全心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在她的科学生涯中取得了非凡......
核心提示: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因为推翻宇称守恒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的,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问题是以他为主解决的论据,与过......
抗日期间,清华与北大、南开大学一道迁至昆明,合并成西南联大。转学西南联大的李政道选修了叶企孙 (1898-1977,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第......
1974年5月3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接见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这次会面是毛泽东与李政道唯一的一次会......
1956年,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29岁的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设想,并与杨振宁合作撰写《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质疑》的......
编者按本刊经杂志编辑部及相关作者的同意,特于2008年第1期和第2期分别转载共4篇“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95周年”的纪念文章.rn衷心......
衷心感谢主办单位和太仓市政府的盛情邀请,参加我母亲吴健雄(Chien-Shiung Wu)95周年纪念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落成典礼。大家......
生命起源的对称性破缺来自宇宙中手性力的影响.Salam相变假说提出弱中性流宇称不守恒,通过Z0子的交换结合长程库仑力,作用于原子和......
李政道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
“物之道”.母校为一.由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这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校友寄语。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就是李政道.......
我们将从宇称不守恒出发,引出对称性破缺.然后用映射理论对CP、T对称破缺的原理进行探讨.指出其本质原因是宇称不守恒.......
编者按:2007年12月9日关于“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之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网站(Nobel Prize.org)主编史密斯(A.Sm......
1956.10(其论文是当年6月寄出,10月发表)——2006.10,是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的50年。......
对称性破缺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手性均一为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组成生命的蛋白质有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无不对称碳原子外)全是......
对称和守恒是物理学中两大重要规律,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他们无处不在。早在1918年德国数学家发现的诺特定理就指出了两者有着内在的联......
作者存2006年《科学中国人》第12期发表了《四种作用力统一场论近在眼前》利2008年《科学中国人》第7期发表了“从易经的8341规律......
足球理论未必有多博大精深。但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五花八门的战术体系无不精致而细腻,逻辑上丝丝入扣。433阵型要求三前锋中分居......
如果中微子静止质量不为零,那么为了解释宇称不守恒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就要求中微子是超光速的。讨论了在相对论框架内对这种超光......
1956年10月,李政道、杨振宁在美国《物理評论》上发表了他们合作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设。1957年1月,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等通过......
<正>李政道是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学研究,在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力学、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宇称守恒、宇称不守恒的基础上,提出宇称总体守恒,并将之扩大到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及一切事物运动或变化规律上......
为什么宇宙中充斥着物质而非反物质?这是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未解之谜。美国费米实验室的最新实验认为,宇称不守恒或可解释物质为何能成......
编者按:吴健雄(1912—1977)是世界著名杰出物理学家,对20世纪实验物理包括验证杨振宁、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和美国制成第一颗原......
笔者近期读《杨振宁》一书,深深地被这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染,时值诺贝尔奖百年之际,从这......
左右是个常见的源自日常生活的科学概念.英文物理文献中同左右之分有关的概念有handedness,helicity,spirality,chirality和parity......
1957年,对全世界的华人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两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以他们革命性的贡献得到了这一年的诺贝......
<正> 引言 1956年以来,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和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中性流存在以及弱电统一理论(简称W—S理论)不......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当我们仰望20世纪物理学这座辉煌壮丽而又神圣的科学殿堂时,不由地会想起那些曾经为......
吴健雄教授系江苏省太仓县浏河人,1912年5月3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前身),两年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该发现作为迄今惟一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成就,是20世纪世界科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在......
<正>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
<正> 最近的实验数据显示出θ+(≡Kπ2+)介子同τ+(≡Kπ3+)介子的质量和寿命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可是由于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宇称守......
<正>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
文章介绍了吴健雄教授一生最杰出科学成就和她的生平,年青时期不论中学还是大学她都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她选择了核物理并......
杨振宁(C.N.Yang)和李政道(T.D.Lee)密切合作,共同指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探讨他们的合作历程和成果......
2013年3月15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震惊物理学界的成果—薛其坤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新闻发布会上,......
<正>杨振宁(Chen Ning Yang,1922)和李政道(Tsung Dao Lee,1926)因发现在弱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共同分享了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