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相关论文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最美的爱情,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吴大猷和阮冠世的遇见,就是如此幸运。1929年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携手来......
1992年6月5日至9日,南开大学群星会聚,世界闻名的国际数学物理领域最高学术会议之一——第21次理论物理学中微分几何方法国际会议......
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或者有人认为应是“近几百年来”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除了国人如是说,欧......
黄昆于1919年9月2日诞生在北京,祖籍为浙江嘉兴。父亲当时是中国银行高级职员。母亲贺延祉,籍贯湖南,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也在......
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新闻媒体报道参加重要活动的领导人名单里,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当时的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这......
原子弹爆炸的瞬间,还在赶路的朱光亚停下脚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他被称为“我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
朱光亚先生的灵堂前,儿子朱明远回忆起一件往事。少时的他和大院里的小伙伴聊天,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人能答......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 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内情究竟如何?即......
笔者在《吴大猷论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见:科学,2004,56(5):30)一文中介绍了吴大猷关于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相关的问题,本......
吴大猷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他的后半生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1970—1980年代.中国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学术......
印度科学家拉曼(C.V.Raman)和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因发现或利用拉曼散射效应而分别于1930年和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科学发......
我们都是政道的好友。光亚和政道之间的友情是60年前在昆明西南联大时开始的。当时他俩曾一起听吴大猷教授讲授量子力学,1946年秋又......
2014年8月,受台湾吴大猷科学基金会邀请,随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的代表团参加第13届吴大猷科学营。本以为参加过很多次国内外......
从进口到自制仪器为科技发展之母。早年台湾科技基础条件落后,科学仪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60年代,申请动用稀缺......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时空坐标里留下一条轨迹,往往这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轨迹在某时某地有个交点或有一段重合。过了这个交汇,两条轨迹又开......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由来已久,不仅制约了科学发展,也影响到社会进步。我原以为这是内地教育的一大失误,最近读《吴大猷文录......
吴大猷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物理研究、物理教育和组织管理上都取得了超凡的成就.从1980年代后期起,我和吴大猷先生有......
2007年是吴大猷老师诞生一百年.吴老师是中国和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是我从事物理研究启蒙和引路的恩师.我一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出现在......
文章叙述了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教授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和在发展中国教育、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及他勘为师表......
吴大猷先生是我们的姨夫,吴夫人阮冠世在家中排行第二,我们的母亲阮冠时排行第三.吴大猷先生1946年离开北京时,我们还不到10岁,幼年时的......
今天我有幸参加纪念吴大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谨作为先生母校的晚辈,深切缅怀这位毕生献身科学和教育的、并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
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吴大猷先生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一代物理宗师的高尚风范和杰出贡献,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吴大猷先生毕生献身科学研......
2007年是吴大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年.吴大猷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学者、教授和物理学家;他终生热忱于教学,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
1992年5月17日,吴大猷先生在时隔46年后第一次重返祖国大陆,他在李政道教授及其夫人秦惠莙女士陪同下,从台北转道香港来北京.他虽是以......
值此吴大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向......
“真人真知吴大猷”是李政道为恩师吴大猷所做诗赞中的第一句.在北京举行的吴大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这句话再次被吴大猷的后辈学......
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位华人获取诺贝尔奖的开启者,后来虽反目成仇,闹得不可开交,但他们在一个人面前不得不“相逢一笑”,并争取获得......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知自己得奖后,不约而同想到同一个人,并立刻提笔写信给这个人——这项荣誉应归功于这个人。 两位获奖者是李......
文章介绍了吴大猷先生对《经典力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意见以及他的近期工作。吴先生认为,Hamilton原理是一个物理原则,而不仅仅是数......
本文下篇记述了抗日战争和战後复员时期的中国物理教育发展.多难兴邦,抗战时期条件极端困苦,却激发出西南联大这朵教育史上的奇葩.中国......
作为中国物理学史上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重要人物,吴大猷于1929年在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31年,赴美国留学,1933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
<正>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
摘 要 1946年春,仅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被选中赴美研修原子技术,原因与三位物理学大师密不可分。束星北对李政道志向物理学有“......
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教授,早年求学于南开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后来在其长达七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在涉及原子、分子结......
<正>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出生于广州一个书香门第,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31年经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和清华大学物理......
<正>朱光亚是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历任中科院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
<正>经济快速起飞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前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台湾经济已有很大起色。1963年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
1945年夏天,原子弹的威力不仅加速了日本的败亡,也震撼着身处二战煎熬中的各国政治家。当时,蒋介石听从了高参们的建议,计划向美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