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馆臣相关论文
通过对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的缘起,整理的成就和不足的考察,认定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稿本,无论是在卷......
[摘要]针对四库馆臣对《皇览》的考辨,分析其得失:类书起源于《皇览》,是为至语;但对《皇览》最初归属的部类考辨不够。指出:作为类书之祖......
《救荒活民书》现存版本主要包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的抄本系统和以《墨海金壶》本为底本的刻本系统。台图藏明蓝格钞本基于明成......
四库存目书的特点与辑印四库存目书的意义李春光四库存目书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全面地了解四库存目书的价值,我们有必要对四库......
宋人别集,经过千百年流传,今日所存,只是宋代刊行过的一小部份,然而犹有五百余种,不可谓不富。其中大多数集子曾为后人再梓,有多种......
四库存目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季羡林任继愈刘俊文一、四库存目的由来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一作原甫,号公是,北宋著名学者,与当时的名人欧阳修、梅尧臣、苏轼、苏辙、王安石等均有交往,并受到他们......
1.《大金吊伐录》金佚名编,收录金太祖、太宗用兵克宋所有国书、誓诏、册表、文状、指挥、牒檄之类,皆排比年月,照录原文,不加增损......
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记内容丰富,极具文献价值,而受到后世学人的关注,其中清人特别是四库馆臣与力甚多.四库馆......
一厉鹗与《东城杂记》明清两代,笔记史料的撰著,风气极盛。但专就琐巷闾里撰成掌故文献,以记载方隅一区的历史、文化、景物、风俗......
四库馆臣《明文衡·提要》颇有谬误。《明文衡》是一百卷,四库馆臣或言九十八卷,或言一百卷,所言抵触,在于失审。《明文衡》文体四十类......
王应麟,南宋庆元府人,历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曾三进学士院、四人中书省、兼掌两制行辞,乃宋末儒林领袖.元明时期,王应麟声名不......
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胶州人,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有诗文集《海壑吟稿》,被清人收入《四库全书》。王三锡在《海壑吟......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老子》书目16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对《老子》研究过程中的老易合流、佛老合流、以道教解《老》的倾向都提......
江西在编纂的过程中,征集遗书数量众多,在所涉15个直省中进呈书籍数位列第三;参与编纂馆臣人数众多,计有22名;收录赣籍人士著述928......
体现了编撰者四库馆臣的军事思想:崇尚仁义道德,视为治军之本;主张因势而变,注重实际实效,反对拘泥成法、纸上谈兵;重视武备;强调......
清代学者崇尚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反对一切主观玄虚的论调,这种学术思潮,于是时各个学术层面都可以看到。学人只要对《四库全书总......
《官箴》是古代汉族居官格言的著作,主要记载做官的规诫。南宋诗人吕本中(1084-1145)所撰《官箴》可谓古代《官箴》之最,其一卷首条开......
《颐彩堂文集》保存了沈叔埏在四库馆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点滴记录,这属于较为难得的"四库学"文献。将这些"四库学"文献逐条辑录出......
<正> 一、编撰《四库全书总目》的条件在清代前期的各种官修目录中,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是乾隆中期编修的《四库全书》......
清代纪昀等四库馆臣认为,词是伴随隋唐燕乐的兴起与发展由诗转变而来的,它萌芽于唐、五代,盛行于两宋.金元以降,词与音乐日趋分离,......
史源之义,当不只在引文断句,不只在分别前书后书,更在知经史子集之别,学术之源,政教之本。我国学术自来讲求本原,至清章学诚有"考竟......
清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以"持平"为线索,建立起一套评选历代《诗》学著述的理论体系。有鉴于汉宋学术之争,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
当我们讲《四库全书》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这部煌煌巨制的地位有多重、规模有多大;相比之下,参与这项工程有多少人员提的相对少一些,不过......
四库馆臣站在儒家正统立场,对元代僧诗的评价普遍较诗评家为低。对刘秉忠和姚广孝两位奇僧,馆臣从政治立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
清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这些辑本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所在。其中部分辑本著录于《四库全书总......
【正】宋祁除了与欧阳修共同修纂《新唐书》外,其诗文在北宋卓然自成一家,四库馆臣说:“所著诗文,博奥典雅,具有唐以前格律。”①......
明代考据学是明代学术史的重要内容,对于明末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明代考据著作之体要为......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共收《诗经》书目147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强调《诗经》的经学地位,反对删改《诗经》,主张在研究《诗经》时......
<正>《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一九四九年音乐书谱全目)》(人民音乐出版社,本文简称《书谱志》)自1984年3月初版、1994年3月增订......
《四库全书总目》的辑佚学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涉及对辑佚概念与起源的认识、论述佚书的价值、分析辑佚的资源、考查佚书流传、探讨......
《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是由官方组织全国著名学者编纂而成的。为了编纂这部巨型丛书,清廷专门设置了一个......
"笔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至宋代才日臻成熟。流传至今的宋人笔记大约有500余种,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文献价......
<正>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四库底本共60种,其中9种是《永乐大典》辑佚本。子部杂家1种:宋谢采伯撰《密斋笔记》五卷《......
期刊
一、《四库全书》的编纂与四库馆臣《四库全书》的编纂始于乾隆征书。史载乾隆六年(1741)曾向天下搜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又......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书的集大成之作。但少为人知的是,其中也收入了几部洋人的书,都是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带来或撰写的。纪昀等四库馆......
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空同集》66卷,是明代著名作家李梦阳的别集,其所依据的底本是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邓云霄、潘之恒......
【正】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现安徽合肥市)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三司户部付使、知开封府、权御......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历史上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多维的研究维度,集中体现了清代前中期“官学”的文学思想和意识形态。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