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相关论文
本馆所藏《佩文韵府》106卷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是书正文半页12行,行25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版心无字.版框为17.1×11......
蒙元时代《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即现存韵书《新刊韵略》的早期版本.《韵会》引述时称之为“平水韵”,作者刘渊.其实“刘渊”只是一......
平水韵的韵部划分模式早期的文献源头在何处,是探讨平水韵起源问题应该首先予以关注的。在王文郁韵与刘渊韵之前,金代已有张天锡《......
很多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平水韵成为文人们作诗用韵的根据,但是通过对陆游诗韵的数理统计以及前人对南宋诗人用韵的研究,发现除了个......
蒲松龄近体诗创作中,不论五言、七言的律绝,还是少量排律,都一如既往地遵从平水韵,不失规范。使用古入声字做到中规中矩。研读蒲氏......
王恽诗词用韵研究刘青松一、引言王恽,字仲谋,号秋涧。生于金正大四年(1227年),卒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谥文定,卫州汲县人,是元代诗人,词人,一生有诗词......
本文对明代北京诗人王嘉谟《蓟丘集》的古体诗进行了穷尽式的研究,以《平水韵》为参照,归纳其合韵谱,总结王诗用韵特点,王诗东冬庚......
《平水韵》长期作为诗韵有其未变的诸多原因及其无法避免的弊端,但毕竞不能被废除;而《新韵》也有其实行的必要原因和条件。在因果推......
金大定年间(1161-1190),王文郁将宋人《广韵》206部合并为106韵: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大定六年(1166)由平......
明清峨山文人诗用韵大多与中原用韵发展同步,大部分的诗或押平水韵一韵到底,或邻韵通押、换韵,其和韵度是极高的,符合诗歌同类乐音......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写了一首《宿云门寺阁》的感怀诗。诗曰: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目前,在近体诗写作方面,用韵和格律的标准并不统一,对《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使用都有偏颇。系统性地回顾中国音韵流变,可以看清其......
【正】 顷读某刊所载《阴幼遇的〈韵府群玉〉》一文,一开头即引《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祐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
《中华通韵》是“平水韵”发布790年后的今天,平水(临汾)人写的又一部韵书。前些日子,临汾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许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从明清直至近现代,学术界关于长期作为古典诗歌押韵标准的"平水韵"存在诸多争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疑点。文献研究表明:......
很多学者认为"平水韵"在金代已经成为文人用韵的根据,但是在穷尽性地搜集金代押韵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的数据表明......
<正> 中国古代韵书,由隋代的《切韵》至宋代的《广韵》,后又有《集韵》及《礼部韵略》,其承袭发展关系是十分清楚的。金元之际“平......
<正> 《西游记》作者是谁?近半个世纪吴承恩说占优势。近年又有论者提出新说,认为从语言上看,写定《西游记》的人不是吴承恩,而是......
本文对《广韵》二O六韵、平水韵一O六韵、中原音韵十九韵部、十三辙中十三韵部和中华新韵十八韵部进行梳理,旨在弄清语音发展流变......
文章对清代最大的韵书《佩文韵府》作了评价。前一部分简要地叙述了中国韵书的发展历程,以说明《佩文韵府》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关系......
本文对汉诗《东门行》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发音音调的不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并运用音韵学中的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
<正> 李贺,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人,生于公元七九○年,殁于八一六年,是我国唐代中期的杰出诗人。他虽为李唐皇室的后裔,但因家道衰......
杜甫的《望岳》一诗被收入很多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2016年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收录......
谢启昆与《小学考》简硕《小学考》五十卷,清谢启昆撰,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今江西省南康县)人。生于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幼承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