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相关论文
新诗和旧诗一度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胡适初倡文学革命,先给旧文学安上“三大病”:无病呻吟、摹仿古人、言之无物。后来又加上五条:不讲......
《全唐诗》存上官仪诗20首,大部分符合《广韵》韵例,从平仄格式、声病、对仗等方面分析可得,上官仪诗歌创作已渐开律径,对仗工整,......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古诗教学来落实。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典音韵美;借助赏析意象、对仗、融情于......
中国古代文论中蕴藏着丰富的“蜂腰”之喻.在文病论范畴中,其表现为永明声律论中的“蜂腰说”,此论适用对象仅为五言诗,“腰”指一......
《滕王阁序》为古代骈体文之华章和杰出代表,其对仗之工整,音韵之和谐,用典之精巧,构思之奇特,均为历代骈俪文之最。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辛弃疾是两宋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开篇常如奇峰突起,扣人心弦;结尾多隐喻象征,寓意深远。他好作奇怪语,炼字能"平字见奇,常字见......
《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其汉诗几乎为模仿我国六朝及初唐的汉诗而作。而在我国古代汉诗史上,巅峰时期便是唐代,所以,唐诗格......
林健民是菲华资深的作家和翻译家,他在海外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贡献非凡.着重对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进......
朝鲜从初唐时期开始就通过新罗宾贡生接受了中国格律诗的影响。其诗作集中表现了感时伤事、思乡、惜别、人生无常的情感;讲求押韵、......
《天朝遗事杂咏百首》是梁岵庐先生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代表作,以百首七绝的形式,将太平天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兴亡史,吟咏连缀成文,生动......
温儒敏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入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编者注“沉塘坳”为“沉到池塘水中”,并注“坳”为“......
白居易的诗描写的是夏秋之交的优美景色,主客开怀畅饮,其乐融融,景美情深。尤其是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妙,用典不露痕迹,于亦虚亦实之中,产......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汇聚前人五七言律诗对仗技巧,列述"流水对"、"隔句扇对"、"当句有对"、"蹉对"、"借对"、"天生的对"格法数种,比较系......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独特标志。它用词精炼,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严谨。不仅形式优美,而且意境独特,因此被称为......
句法变奏指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不一致,唐代近体诗的句法变奏,有音段变奏和拍节变奏两种情形.句法变奏是句法修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一般认为,中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转变的关捩是在南朝齐永明年间,但本文认为,南朝年间诗论家们所取得的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成就,真正将声......
对仗,是律诗中必有的文字结构和句法形式,没有对仗的诗是不能够称其为律诗的。律诗中的对仗,是律诗的精华部分,精彩的对仗句式,能够使诗......
每一门艺术的特定模式和特殊规律就是它的秩序。离开了秩序,也就离开了艺术本身。诗歌的秩序则在于诗韵、诗律和对仗,古代诗人凭借......
中国古典诗词中,对偶和对仗(一种比较严格的对应),经常使用,以反映客观世界对立统一的双方。把对偶、对仗,“形”“神”兼顾地译成英语,是......
虽然王维骈文一直被人忽视,但是认真考察他的作品,就会发现它在初盛唐骈文和唐宋骈文的演化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近代汉语里有一种特殊的同位结构--修辞同位.修辞同位,是指两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在同一句子中不仅语法位置相同,语义所指相同,而且......
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词是一枝与唐诗、元曲并美的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它渊源于两汉乐府诗歌,奠基于隋唐,盛行于两宋,几乎成为宋代独......
20世纪80年代以来,瓯江流域旧体诗创作异常活跃,但若干作品有失误处.引例摭说格律诗犯孤平现象,同时议及入声字乃辨识古汉语四声的......
贾岛是中晚唐之交专攻五律而取得较大成就的诗人,他对五律形式方面的探索,在丰富五律表现力和创作技法的同时,也奠定了晚唐五律创......
【正】 李国强同学问“诗与词之不同处何在?”对于开始涉猎诗词的青年人来说,这是一个共同感到兴趣的问题。有人说诗的句式整齐,一......
【摘 要】 《红楼梦》中涉及较多诗词,本文将对其中四首菊花诗的平仄、对仗和押韵做深入分析,从这三个方面判断这四首诗是否符合近体......
李德懋作为熟谙汉诗创作规律与技巧的朝鲜诗人,他创作诗歌'锤字炼意,力扫凡谿',别开异境',造句新颖和工巧,深化感情且......
所谓集句联,就是从古今不同的诗文中摘取现成名句,或将原句路加点化,形成的对联。集句联看似信手拈来、坐收渔利,实则是长期积累、苦心......
"诗钟"是民族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以两组七言句子构成对仗,可以归入对联一类.其中所谓"嵌珠"格者,即于上下联的相应位置分嵌限定的......
汉语词类有数词和量词,它们常常组合运用,称为数量词或数量结构。所以训练和指导属对、吟诗、填词、演文的《声律启蒙》中编有这类......
这个题目是我读完《竹枝斋诗稿》后的感想。“竹枝斋诗稿》是段天顺同志的一部诗集。显然,诗集的名字就昭示着他对竹枝词的偏爱。竹......
方回《瀛奎律髓》"登览类"律诗有两种艺术特征非常明显,即叠字和对仗。理解了方回《瀛奎律髓》"登览类"律诗的叠字和对仗,将有助于......